連結車站、商場大樓的空橋系統,已經是都市裡重要的景觀。空橋能讓行人在百貨商場移動不受地面車流干擾,活絡商圈經濟,也提供步行區豐富的空間層次感,空橋的設計也能讓建築更美觀。不過在韓國梨泰院事件發生後,狹小的空間內擠滿人潮釀成悲劇,也讓空橋的安全性受到關注。
新北市板橋的歡樂耶誕城最早是2011年由雙北市政府所共同協定的,當時的台北市長郝龍斌與新北市長朱立倫為避免雙北舉辦節慶,會互搶人潮影響,因此協定新北市主辦耶誕城,台北市主辦跨年。
除了人流量較大的新北歡樂耶誕城,每年的聖誕節,雙北百貨商場也會共同舉辦聖誕節的節慶活動。
圖/2022 繽紛耶誕玩台北地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各家百貨都會在自家戶外廣場設置耶誕樹裝置,或在室內廣場布置耶誕裝置及網紅打卡景點,百貨樓之間相互連接的空橋廊道,也會裝飾燈光花海等互相較勁,並吸引遊客前來觀賞並歡慶聖誕節。台北市信義商圈百貨會舉辦聯名的集點換禮活動, 新北市板橋商圈百貨則連同新北市政府舉辦配套的商業活動 。
圖/2022新北歡樂耶誕城 地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聖誕節裝置最吸睛的通常是主燈,像是新北市的雷射光雕投影耶誕樹,台北市各區百貨廣場前的耶誕樹也是相互爭奇鬥艷!但紅花總是該有綠葉相配,不論是天冷或下雨的雙北耶誕節,建築之間穿梭的空橋,在雙北耶誕節亦扮演了重要的配角。
白天平淡無奇的空橋過道,在耶誕節的晚上布置了燈飾,成為了遊客們的次要打卡點。台北耶誕燈飾的空橋打卡點包含台北101、微風南山、新光三越 A11 館、遠百信義 A13 館、麗寶百貨、微風信義、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信義威秀影城、新光三越 A9 館、誠品信義店以及新光三越 A4 館等。
圖/台北信義區新光三越空橋,劉思吟攝影
新北市的空橋耶誕燈飾如板橋公車站與縣民大道上的麗寶天橋、板橋車站、新府天橋、新站天橋、白揚大樓、遠東百貨等天橋。
美麗的空橋除了讓民眾拍照打卡,北市政為了營造聖誕氛圍,也將信義空橋設計成街頭藝人展演空間,引發議員質疑安全性。對此北市商業處說明,展演僅開放假日下午,也會加派人力疏導。
圖/新北市新站天橋夢幻光廊,新北市政府提供
高架空橋的概念最早在1956年是一群受到維克多格魯恩 (Victor Gruen)多層次城市主義影響的年輕建築師們所提出的高層步行街網絡,而這個概念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市中心實施了。
隔年明尼蘇達大學的建築師們在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 Minneapolis提出類似的城市計畫。
圖/Minneapolis空橋,取自Unsplash,攝影:Josh Hild。
而明尼阿波利斯的第一座天橋,是由房地開發商Leslie Park在Crown Iron Works Company所建造,當時建造了兩座天橋連結北極星中心大樓、西北銀行大樓及羅阿諾克大樓,主要希望創造一個不受氣候影響的空間,可以提供行人從建築物移動到另一棟建築物。
從1972年至今,明尼阿波利斯已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高架空橋街道。
圖/Minneapolis空橋地圖,取自Meet Minneapolis。
亞洲天橋最多的城市非香港莫屬,在香港的中西區行人天橋連接金融中心及商場,除建築與建築之間的聯通,也有設置樓梯或是電動手扶梯,部分的商場大樓的連接天橋也有空調功能。
而香港最早的空橋在 1965年由香港置地興建的文華東方酒店與太子大廈,而後陸續發展並串聯整個中環區,成為了城市道路發展重要的新道路,大多在市中心的香港人都是透過天橋行走穿越大樓之間。
圖/香港中區行人天橋系統,取自Unsplash,攝影: Cheung Yin。
隨著高樓建築密集建造,地面人行道的空間也因車流密集而轉往垂直空間使用,未來空橋系統在都市中會是常見的城市空間類型 ,因此如何兼顧安全性,並結合節慶來善用空橋,作相對應的裝飾,也會是未來都會型城市中心區的有趣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