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棹步道群海拔1500公尺,位於阿里山台十八線公路63.5K處,自駕的旅客自國道3號下中埔交流道後,約一小時路程可達;或搭乘台鐵至嘉義火車站,轉乘嘉義客運往阿里山路線。
也可於高鐵嘉義站搭乘台灣好行阿里山線,兩條路線都是在石棹站下車,步行約一公里即可抵達。
這裡是阿里山高山茶的發源地,由茶之道、霧之道、雲之道、霞之道、櫻之道等五條步道組成,各為1030、800、720、250及130公尺,走完全程大約三至四小時。
拍攝當天,記者一行人選擇的是簡單易走的霞之道,走上階梯,木棧道兩旁皆是竹林,向上穿越竹林就是一整片茶園梯田,適逢銀杏樹轉黃的季節,銀杏的黃點綴整片茶園的綠意,是最不能錯過的拍照美景。
圖/石棹步道群之一的霞之道,穿越層層竹林就能看見一整片整齊的茶園,是來到阿里山不可錯過的美景。張智傑攝影。
因半山腰天氣多變,雲層低時有機會一見雲海,有時候又會置身霧裡,萬里無雲時也能遠眺群山,景色千變萬化。
另一條櫻之道就在茶之道入口處對面,2月下旬櫻花綻放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步道兩旁遍植昭和櫻與山櫻花,步行時花瓣隨風而落,畫面十分浪漫。
走完步道,想找個地方坐下來用餐或喝杯下午茶,距離石棹步道群約十分鐘車程,就能抵達阿里山30年來首間國際酒店「阿里山英迪格酒店」。
酒店外觀以檜木、石牆、鐵道等元素勾勒出整棟建築,參考檜木車廂設計成酒店頂部的木格柵,大門則呈現鐵軌分軌的意象。
圖/今年新開幕的英迪格飯店,外觀融合檜木和鐵道等元素。張智傑攝影。
推開厚重的大門,挑高大廳垂掛如竹枝的燈飾,重現竹林風景,燈飾末端的燈光在夜晚宛如星空,也像林間的螢火蟲。沿著大廳進入餐廳的通道,四周採用幾何造型設計,隨著腳步走近,隱藏的感應器發出樹葉摩擦聲與藍鵲的呼喚,彷彿即將踏入森林探索。
步入餐廳最先被黃綠漸層的座位區顏色吸引,猶如在隨風搖曳的小米田間開啟山林饗宴。
圖/英迪格餐廳設計採用小米田意象,飯店內並大量使用鄒族代表色紅、黑、藍等設計,還原部落風情。張智傑攝影。
午餐定食將苦茶油、高山茶、佛手瓜、樹豆等入菜,視覺和味覺都融入了阿里山;晚餐享用的則是原民結合日式風味的精緻料理,其中別具巧思的一道料理是,還原鄒族於森林打獵時攜帶的「獵人包」,以鹿肉搭配米飯,再用羽衣甘藍做為外皮。
圖/餐點則結合鄒族食材,讓到來的旅客無論視覺與味覺都充分融入阿里山。張智傑攝影。
除了精緻餐點,英迪格頂樓是阿里山唯一的高空露天酒吧,在這裡砌一壺阿里山高山茶、沖一杯阿里山咖啡,伴隨著雲海或晚霞美景,別有一番風情。
圖/在阿里山唯一的高空露天酒吧砌一壺高山茶或咖啡,同時感受無邊際泳池的水雲天一線,是全新體驗方式。張智傑攝影。
品嚐完部落風美饌,位於英迪格旁還有一條龍銀山步道,相傳有盜匪在此藏銀而得此名,穿過水泥鋪設的道路往上走,龍銀山步道坡度適中,散步或消食都是不錯的選擇。步道周圍遍布竹林,行走其中就像電影《臥虎藏龍》的經典場景。
趁著新春期間不妨來一趟不一樣的阿里山之旅,體驗五大步道的夢幻美景,享受一場半山腰的山巒盛宴。
圖/吳婉瑜整理。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98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