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時,西部高鐵、台鐵和東部火車經常一票難求,因此許多民眾只好開車返鄉或出遊,可當國人全集中在一段時間用車,自然造成交通大打結,滿滿國道車潮別說回堵數小時了,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還經常使台灣各路段出現空污「紫爆」的情況,儘管為分流車輛、減緩塞車情形,道路總是實施高乘載管制,可效果終究有限。
圖/荷蘭GPS製造商Tom Tom公布最新的全球最塞車城市排行榜。取自Unplash。攝影者Kathy。(示意圖)
另一方面,承上述情形,若再加上疲勞駕駛長時間開車,長途旅遊又消耗不少體力,前一晚還可能因為與親友歡聚而飲酒,種種因素也都可能驚傳交通事故,連帶成為道路堵塞的因素之一。
為搶長假商機,國內許多商圈店家、攤商及觀光旅宿、飯店業者等,都會趁熱門時刻抬高商品和住房價格,引來網友罵聲連連,甚至出現國旅不如出國划算的話題。
此外,知名景點每逢連假就人滿為患的現象,若當地政府沒有規劃良好動線與管理,同樣會使旅遊品質大幅下降,產生更多國內外「一次性」遊客,負面印象讓他們不願再造訪第二次,長期來看,反而害地方觀光產業壽命大減。
圖/取自《遠見雜誌》。
無論是餐飲、住宿、交通還旅遊,長假的確能誘發民眾消費,能短時間有效刺激地方經濟,可假期前後,這股旅遊熱潮又會很快散去,店家甚至還要面對幾個週六補班日的考驗,除營收如溜滑梯急遽下滑,總營收未必有提升外,在缺工時代的人力配置上,也可能間接產生變化,好比減少雇用正職等。
喜歡去日本旅遊的哈日族,應該都知道,日本當地4月29日至5月5日是所謂的「黃金周」,超長假日加上5月1日,企業能自由選擇是否放假,因此總是帶動當地人一波旅遊旋風。
可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但休息過頭,可能會害人乾脆躺平,不想走了。
圖/取自photoAC。攝影者mapo。(示意圖)
也因此日本就有專家發現「五月病(ごがつびよう)」的現象,病徵輕則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做事有氣無力,重則食慾不振或失眠,人生甚至失去方向,嚴重影響個人工作和學習上的效率。
而這政策背後延伸出的問題,也讓本來有意11月再推「秋季黃金周」5日連假的日本政府,決定讓計畫再評估觀望。
但不可否認的是,長假確實能提高民眾消費意願,尤以旅遊業最為明顯。
2023年補班日
共計6天,均為星期六。
日期分別是1月7日、2月4日、2月18日、3月25日、6月17日、9月23日。
其實,針對連假產生的負面效應,日本有一些做法值得借鏡,像是當地政府就將日本分成5大地區,執行「地域別大型連休案」,意指不能區域民眾能錯開放長假時間,改善旅宿瘋搶、交通壅堵等問題。
而鏡頭拉回台灣,先前也有PTT網友提議,盼政府能讓民眾自行決定是否連續休假,好比公司行號,就應該要能自行決定內部連假計畫,看是否跟進國家安排。
同時該網友也建議,企業最好事先進行內部調查「想放連假的人就安排週六補班,不放連假的人遇週六就不補班,分成兩班制」。
圖/2024年行事曆連假預排版。實際放假與補班課的狀況,仍以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年中公布的2024年行事曆為準。取自網站「生活智慧王」。
有鑒於2023年,台灣春節長假創最長紀錄,以及接踵而來的星期六補班日,先前因此有網友等不及,開始觀察起2024年農曆春假,好奇屆時可能會放幾天。
想不到,若以政府現行的「彈性放假」策略來推測,2024年春節連假天數可能再刷新高,多達整整11天,但這樣一來,假日期間有3天就得「事後」補班。
消息一出,果然又掀起各大社群論壇網友熱議,其中很多人都因為「補班還債」還到怕了,先後直呼母湯,喊話政府再多思量。
當然無論如何,實際放假與補班課情況,最終仍要依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年中公布的2024年行事曆為準。
只是細看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2023年的行事曆,其實一整年實際放假天數116日,相較其他年份,根本差異不大,因此政府刻意挪動假日,形成連續長假,打算促進長假經濟,到底有無其必要性,或只是徒增弊病,還有待社會各界的後續觀察。
不過正如外界所言,既然政府想彈性放假,何不妨「更彈性一點」,也許效仿他國因應作法,或開放民間產業自主分散假期、延後假日等,也許帶來的經濟價值會更高,更避免民怨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