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韓國首爾市政府大力整治流經市區、長年作為污水下水道的清溪川,令其重見天日,並吸引許多人潮遊玩休憩,而河水在都市中的持續流動,亦有降溫的作用。如今的清溪川,已成了遊客來到首爾必訪的打卡景點。
清溪川的成功經驗,吸引了東亞各國的陸續效仿。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範例,當屬2018年完成的台中市柳川.綠川水岸步道,有「台版清溪川」之稱。然而在群起仿效的背後,「清溪川經驗」也有諸多疑慮存在。
圖/清溪川一景。取自首爾觀光公社官網。
清溪川整治採取護岸與河床使用混凝土的「三面光」工法,造成河川原有生態嚴重影響;此外清溪川景觀的高度人工化,也必須投入不少時間與經費去維護。在城市中訴求防洪排水、觀光休憩的河川「整治」,與重建其自然樣貌的河川「復育」,應當視不同情況下做出權衡,不能完全偏向一邊。
已然成為顯學的「都市河川整治」,若是與「名城巡禮」結合,是否能夠在觀光產業上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加乘效應呢?位於高雄市鳳山區的「曹公圳」與「鳳山新城」,便是得以驗證成效的絕佳對象。
位於左營的鳳山舊城距離現今市區較遠,因此遺跡保存相對完整;位於鳳山的鳳山新城因日治時期大規模的都市擴張翻新,僅剩小東門「同儀門」、三座砲台以及部分城牆及護城濠留存至今。
圖/流經高雄市鳳山區的曹公圳一景。普通人攝影。
鳳山新城保存不如舊城,然而附近流有清道光年間為了農業灌溉開鑿而成的曹公圳,亦兼具護城河的機能,曾為整個高雄的農業發展帶來極大助益。如今曹公圳灌溉機能不在,但毗鄰鳳山新城及相關古蹟的景色,卻帶有台灣少見的風情。
高雄市政府近年以「閱讀新鳳城」為主題,陸續改善曹公圳河道景觀以及與鳳山新城的串接,再結合東面的鳳山溪、大東濕地公園和大東文化中心,融為一個兼具自然與人文的複合區域,如今已能藉由自行車道在各點之間悠遊無阻。
圖/鳳山新城景點導覽地圖。取自高雄市鳳山區公所官網。
位於日本山形縣的山形市,市區坐落最早可追溯至十四世紀的「山形城」,以及同樣做為灌溉之用的「山形五堰」,頗為值得借鏡。
山形市政府將五堰之一的「御殿堰」其中一小段,打造成充滿江戶風情的仿古街區「七日町商店街」,距離山形城僅800公尺,遊客在巡遊古城後,便能到此處休憩消費,延續古意盎然的氣氛。
圖/日本山形縣山形市市區內的「七日町御殿堰」一景。取自山形市政府官網。
此外,除了視覺上的美觀外,聽覺也是重點之一。主要流經住宅區與文教區的「笹堰」,沒有過多華美的裝飾,而是保持著最原始的樣貌。笹堰流經學校與寺廟等處,潺潺的流水聲所引發的「白噪音」,也有助於心情放鬆與注意力集中。
鳳山區人口稠密,是創造鳳山新城與曹公圳觀光價值的硬傷。要如何巧妙地鬧中取靜,充分發揮水文環境在都市中帶來的「五感升級」,也考驗著主事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