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男怕MeToo防衛女性加劇歧視?美國培訓「旁觀者」阻職場性騷

台男怕MeToo防衛女性加劇歧視?美國培訓「旁觀者」阻職場性騷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Heike Trautmann。(示意圖)
作者:蔡炆璇
日期:2023-07-05

近來台灣職場性騷擾事件頻傳,許多名人人設大崩壞,各產業也掀起「#MeToo」運動。然而在這過程,許多網友會問「為何當時被害人不說?」可其實多數受害者當下不敢說,是因為深怕「沒人站在我這邊」而選擇隱忍,直到有相同陰影經歷的人開出第一槍,才敢鼓起勇氣揭開內心傷疤跟著補槍。因此我們不妨參照歐美作法,如美國2017年爆發「#MeToo」運動後,康乃狄克州、紐約、芝加哥等城市陸續頒布法案,規定雇主每年施行性騷擾防治培訓,其中「旁觀者介入」(bystander intervention)就是杜絕職場性騷的重要一環。

防止「#MeToo」職場性騷頻傳,旁觀者介入為何很重要? 

台灣性騷擾防治教育明明行之有年,如今從政治圈到演藝圈,性騷事件卻連環爆,顯見過去方法治標不治本,職場性騷情況仍是常態。

因此各界學者開始思考,與其探討加害人與被害人之間的關係與行為,不如提高旁觀者主動有所作為的心態,而這一切,只要建立在有系統的練習與教育上即可。

延伸閱讀

#MeToo延燒!性騷擾究竟分為哪幾種、講黃色笑話會被告嗎?

正所謂助人為快樂之本,沒有人不想當英雄,所以真正問題在於「對方想獲得幫助嗎?」「我的幫助是對方想要的嗎?」

如哈佛大學性侵犯預防應對辦公室過去提到的,旁觀者通常會在心裡糾結,擔心自己誤判情況,或對整體事件不夠了解,同時也想避免自己遭波及,因此才選擇視而不見,害怕承擔部分責任而不介入。

取自Unsplash。攝影者Mihai Surdu。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Mihai Surdu。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可其實旁觀者介入也能很巧妙,只要經過訓練,就能主動在目睹或發現危險情境時,直接或間接幫助受害者脫困,並於後續舉發、試圖糾正加害者,意指旁觀者介入時不必直接對抗加害者,只要做到以下3步驟:

步驟一|中斷性騷擾過程、破壞當事人對峙局面

簡單來說,找到能帶走被害人的理由,像是「你能陪我去買咖啡嗎?」或分散加害人的注意力,好比對方若是職場高層,就用請教問題的方式帶開。

另外旁觀者也能以玩笑方式化解危機,像是跟加害人說「你這樣說根本是活在50年前」「你是業務嘴吧?這樣說超油」等等。

取自Pexels。攝影者Viktoria Slowikowska。圖/取自Pexels。攝影者Viktoria Slowikowska。

步驟二|警告可能涉及性騷擾的加害者

接下來旁觀者可評估局面,若與涉及性騷擾的加害人有一定熟度,關係還不錯,那可於事後明示或暗示對方行為不恰當,例如「你上次的對話害我捏把冷汗耶」或用提問方式說道「你知道上次那樣說有風險嗎?還是我想太多了?」

步驟三|關心被害人,表達同一陣線的態度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步驟,即旁觀者能主動關懷被害者,表達出「看到他這樣對你,有我能幫忙的地方嗎?」或「這不是你的錯,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讓對方勇敢說出自己的心情和態度,不必擔心遭孤立。

延伸閱讀

職場性騷擾違法竟9成吃案!雇主「責無旁貸」法規怎麼說?

尤其在面對職場權勢結構內的性騷擾時,若多數旁觀者都認為自己有責任幫助,在強化正義的氛圍下,被害者定然更願意出面指認加害人,使職場性騷擾產生更明確的界線,並降低旁觀者遭波及的可能,就像新罕布夏大學性暴力預防研究小組首席培訓師埃克斯坦(Robert Eckstein)所言「旁觀者介入並非披上披風拯救世界的英雄,他們只是跟朋友討論而已。」

取自Unplash。攝影者Sarah Cervantes。(示意圖)圖/取自Unplash。攝影者Sarah Cervantes。(示意圖)

美國康乃狄克州、紐約、芝加哥頒新法!旁觀者介入破性別框架

有鑑於此,美國2017年爆發社會「#MeToo」運動後,康乃狄克州、紐約、芝加哥等城市也陸續頒布新法,要求職場雇主每年施行包含旁觀者介入在內的性騷擾防治培訓,讓職場愈來愈多旁觀者擁有協助意識,主動在第一時間發現踩紅線情況時,思考自己適合幫忙嗎?並透過直接介入、找人介入、分散注意力、拖延時間4種方法來救出被害者。

延伸閱讀

性騷吃案爭議連環爆牽動立委布局!民進黨Me Too處境尷尬

此外,旁觀者介入還能補足傳統性騷擾防治的缺點,如新罕布夏大學預防創新研究中心聯合主任暨旁觀者介入專家斯台普頓(Jane Stapleton)說的「旁觀者介入不是將女性視為潛在受害者,也不是把男性看作潛在加害者。它善用該環境中的人,替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行為設下基調。」

取自photoAC。攝影者acworks。(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攝影者acworks。(示意圖)

換言之,男生加害粗暴、女性被害柔弱等刻板印象能徹底泯除,阻絕職場性別不友善的問題加劇,也不會導致男生產生強烈防衛心態。

旁觀者介入線上線下開花!「#MeToo」杜絕性騷擾從教育做起

由於旁觀者介入是一個多元運動,必須通過教育、訓練和社會行動的認識與態度來加以改善,創造一個更安全、尊重的職場環境,因此國外開始有許多大學和組織,紛紛推出旁觀者介入計劃的培訓與資源,讓學生如何辨識、定義與應對性騷擾情況,還有介入時的策略和技巧,並提供實際的情境訓練。

取自photoAC。攝影者buri。(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攝影者buri。(示意圖)

同時,隨著「#MeToo」運動線上線下的延燒,社交媒體也成了推動議題曝光和討論的重要平台,讓更多人意識到性騷擾的普遍性,鼓勵被害人集體披露加害人的行為。

延伸閱讀

職場性騷擾近8成未申訴!同事案件居多「當開玩笑不理會」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國際趨勢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開工最想對老闆說一句話!上班族心聲排名「準備走人」不是第一
國際婦女節曝企業低估台女壓力!女職員求公司「這福利」太過?
高階主管為何全45歲男生?女力產業翻轉「男9女1」靠職場3種人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城市學數位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