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路面一塌再塌,周圍住戶相當擔心「不是已經補好了嗎?」「怎麼可以這樣一補再補?」「這附近的地質怎麼了?」,紛紛好奇天坑怎麼會越補越大洞?
台北市議員陳怡君表示,經了解9日為了阻擋地下水沖刷造成地層下陷,市府先投入60多個沙包,沒想到因為天坑緊鄰大稻埕淡水河,潮汐漲潮沖刷這些沙包,才導致地層再次下陷,「更大的天坑再起」。
而目前已找出塌陷原因,台北市副市長李四端解釋塌陷發生是由於「汙水管破洞洩漏」。目前市府已即刻進行封管及繞流分管系統推進作業。
圖/台北市政府於7月9日緊急到坑洞處開挖檢查。台北市政府提供。
市長蔣萬安在10日上午也到現場視察狀況,他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針對路面塌陷周邊區域進行全面監測,其次是在封路確保交通不受影響。
然而陳怡君另指出,根據里長及附近民眾觀察,在此天坑的附近曾出現多次小坑洞,也有小坑洞補完後又凹陷的狀況,嚴重時坑洞竟然足以讓一台機車摔落。
蔣萬安則回應,當務之急還是先解決目前塌陷的坑洞,後續也會對於周邊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全面、通盤檢測與了解。另外因天坑位於台北市核心地帶,市府建議市民與用路人改走北側民生西路、南側長安西路或市民大道等替代道路。
圖/台北市長蔣萬安於10日上午至坑洞處視察狀況。台北市政府提供。
面對天坑頻傳,新北市工務局日前提出「北北桃道路共好計畫」,讓台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共同強化瀝青拌合廠品管能力,延長道路使用年限,目標為「減少道路坑洞,提高道路平整度」,從工程細節提升到環境永續與跨域治理。
新北市養護工程處長簡必琦表示,出現天坑成因很多,不見得是路基品質問題,較常見是地下有自來水管線汙水,水在地底流通時淘空造成坑洞,針對路基軟弱問題,近年持續強化路基,升級冷拌再生瀝青混凝土,或R60C3再生級配工法。
此外,目前台北市政府已設立前進指揮所,調度各單位進行搶修,並讓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負責確認地質,並進行止水,新建工程處則負責灌漿改良地質並穩定地層。
由於自來水管線受下陷影響而脫接漏水,北水處已即時關閉相關制水閥止漏,周邊用戶共108戶將暫時停止供水。北水處上午9時起在南京西路301及325號,已設置臨時供水站。
此外,為避免現場重新開挖時影響管線安全,大台北瓦斯配合現場指揮官指示進行瓦斯管線斷氣,約81戶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