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橋已有86年歷史,2019年動工的新橋通車日期再延後

永和到台北的道路是十大危險橋梁之首?20萬居民盼第二條捷運

永和到台北的道路是十大危險橋梁之首?20萬居民盼第二條捷運 圖/中正橋。取自維基百科。
作者:方格子VOCUS
日期:2023-06-27

你知道現在永和往返台北的必經之路—中正橋,部分橋體是在民國26年蓋的嗎?沒錯,從今年2023年掐指一算,其實已經有86年的歷史,並且這八十幾年來,這座橋從先前最原始的面貌,歷經多次拓寬改建後,成為現在往返雙北,交通量十分龐大的重要道路,更在長久的歷史見證下,網路有些文章將這座橋,列為「台北十大危橋之首」。

究竟這座中正橋是怎麼擴建成現在這樣?而從2019年動工改建的新橋,聽說通車日期又再度往後延期?還有,說到永和,就不得不提部分民眾盼望已久的第二條捷運路線,最近似乎有了新消息?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永和↔台北的重要道路

如果用GoogleMap來看雙北的地形樣貌,跟台灣其他縣市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條流域非常廣的河流水系,影響整個都市發展,這條河就是淡水河。

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圖/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

當然這條淡水河從以前至今,在農業灌溉、民生用水、水運等等方面,都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卻也在雙北的防洪計畫還沒完工前,每當梅雨季或颱風來襲時,就會造成某些地區的連日淹水災情。

不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對房屋、生命產生威脅。不過雙北防洪計畫非常巨大,時間跨度也非常長,之後有時間我們再開一集討論。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那提到河流這個天然障礙,橋梁就是撐起交通非常重要的建設,尤其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知道,串聯雙北交通的橋梁,真的非常多,簡單算一算就有將近快20座,而且因為工作機會、房價等多重原因,有許多人會每天利用這些橋梁或者捷運往返雙北。

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圖/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

這我們從幾年前內政部以民眾手機電信信令做的調查中,可以看到台北市平日的日間活動人口數是350.8萬人,夜間停留人口、也就是過夜的則是278.9萬人,可見日間進入台北活動的人口,有將近72萬人這麼多。

當中又以商業、行政及文教匯集區的中山、中正、大安,日間流入人口最多,而偏重居住、生活功能的文山,以及鄰近的新北市板橋、三重、永和,日間停留人口則比夜間少,可說是相當程度反應雙北的人口移動情形。

延伸閱讀

你也住新北永和?全台10區人口擠爆,房價5年漲近17%台北最扯

那我們回到地圖上,如果從剛剛提到的永和來看,要往返台北市,最主要得依靠三座橋梁進出,分別是福和橋、永福橋與中正橋。而當中的中正橋,就是開頭提到、部分橋體在今年邁入86歲的爺爺等級橋梁。

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圖/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

不過年紀雖然老,卻是永和能夠最快速進入台北西區的道路,因此每日車流量,可說是相當可觀。那想當然的,部分橋梁結構使用多年、又是車流量大的地方,橋梁使用安全可說是非常重要。

而台北市在幾年前,針對中正橋做了一連串長年檢測,又考量到整座橋梁的抗洪與耐震能力,已經不符合現在的標準,打算把舊橋拆除、建立新橋。

不過在拆除這關,就遇到民眾提出陳情,希望把1937年建的橋體保留下來,成為中正橋改建工程開始前的一大難關。

二、歷經N次改建

對於各種工程來說,「環境保護&歷史古蹟」可說是兩個滿棘手的問題。那前面有說到,現在這座中正橋,其實經過多次的拓寬改建,我們從橋墩分布跟數量,其實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畢竟由下往上看,可以發現部分橋墩跟橋面結構不太一樣。

到底橋的哪一部分,是在1937年建立的?其實整個擴建工程,大約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圖/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

首先就是1937年,日本時期建好的橋梁,當時的名稱叫做「川端橋」,主要是因為在還沒有橋梁通行時,只能依靠渡船通行,不僅費時又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因此當時的永和地區仕紳,向政府多次陳情、並且出錢出力下,川端橋才正式建成。

那如果從俯瞰圖來看,1937年的橋梁範圍,大約是黃色這部分,長度約為300公尺、寬為5.3公尺,下方橋墩為雙柱式拱型橋墩。

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圖/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

再來到了1961年,因為交通量大增,而把橋寬拓寬成15.4公尺;以及隔一年1962年,永和堤防開始興建,所以將橋面延長100公尺。接下來時間快轉到1972年,中正橋再度拓寬,整座橋長度來到約400公尺、橋寬24.3公尺。

最後則是最近2011年,中正橋永和端配合新北環快做的改建,施工範圍還挺大的,包括兩個舊有橋墩拆除重建、新設匝道、以及上構拆除重建。

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圖/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

所以從上面內容就能知道,民眾希望保留的1937年部分橋體,其實只佔現在的中正橋一小部分。

而這段歷史相當悠久的古橋,後續也在2015年9月,中正橋拆除改建之際,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正式登錄為歷史建築,打算未來跟著新橋工程進行時,一起瘦身改造,轉變成行人與自行車專用道路。

當然,面對舊橋的歷史建築身分確立,對於新橋的設計上,有哪些地方需要一起更動呢?

三、中正橋改建工程

首先,整個中正橋改建工程最重要的,就是要避開保留下來的川端橋,所以我們從模擬影片可以看到,新的中正橋是以弧線拱橋的設計,來銜接現有道路配置。

並且考量到防洪需求,新的中正橋不僅不會在溪中落墩,同時也會把川端橋提高一些,以滿足防洪高程12.25公尺的標準,畢竟我們從之前2012年蘇拉颱風、以及2015年蘇迪勒颱風畫面可以看到,當時溪水水位真的是高得嚇人,幾乎已經到中正橋橋墩約7、8成的高度了。

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圖/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

不過畢竟現在新橋建造工程還沒有完工,比較難想像之後會長什麼樣子,所以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從俯瞰圖來看,先前的中正橋在右側,保留下來的川端橋,則是畫上黃色的部分,而在川端橋左邊則是新橋的位置。

那除了蓋新的中正橋之外,台北市政府也配合這次的工程,順便把台北端的重慶南路三段作整建,也就是把重慶南路高架,還有位於下方的自強市場拆除,並且已經在2020年春節完成。

當然自強市場拆除,有出現部分的反對聲浪,不過在大環境改變下,原先開幕相當熱鬧的自強市場,人潮早已不如以往,許多攤商也早就沒在做生意。

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圖/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

而且我們可以從Google Map的街景圖看到,在高架還存在的時候,行人只能利用道路的邊邊通行,不然就是得走在停滿機車、或是存放許多雜物的騎樓,而對於汽機車來說,只要有車輛靠邊臨停,兩車道瞬間就變成單行道,造成車輛難以通行的情況等等。

而拆除後不僅將人行道拓寬,對於住戶來說,也打開原本被橋梁遮住的視野,因此從新舊兩個版本相比,重慶南路高架整建,不管是對於車輛或行人來說,我自己覺得新版本是比較好的。

延伸閱讀

新北永和離台北夠近了!北部房價千萬以下新屋剩「桃園3郊區」

那回到中正橋的改建工程上,整個新建工程其實早在2019年5月就已經開工,總建設經費為22億多元,原本預計是在今年2023年4月完工通車,後續卻因為工程相關的水理分析、中油天然氣管線遷移、以及疫情管制下,勞工與技術員大缺等三個主要原因,造成完工期限不斷的往後延。

而原本計畫是延到今年5月完工,目前最新消息,則是再度延長到2024年8月初完成,進而引發附近居民不滿。

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圖/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

不過我們從一個多禮拜前的新聞可以看到,台北新工處表示,整個新的中正橋,會分兩階段通車,川端橋復舊工程,則是要等到通車後才會啟動。

另外,雖然我們頻道大多是在介紹一些重大工程,但其實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如果過度追求高樓大廈、或新穎建設到一個極致,只會讓城市失去原有的文化深度與溫度。

延伸閱讀

新北中永和藏5萬個「含金陽台」投資客瘋搶40年老屋補登賺百萬

因此中正橋新建工程啟動的同時,能夠把歷史建築一起保留下來,甚至為此更動部分設計,讓古蹟有機會保存,並且融入民眾日常休閒活動之中,我覺得是滿好的作法,也希望之後可以看到更多新舊並存的例子出現。

最後的最後,我們知道這座橋,是永和往返台北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那說到交通,就不得不提到捷運建設,聽說永和第二條捷運路線,最近似乎有些新的消息?

四、中和公館線

如果從大眾運輸的角度來看,永和目前的捷運建設,只有一條橘色的中和新蘆線,再往外圍一點,則是橫向的環狀線。而永和部分民眾盼望的第二條捷運路線,叫做中和公館線,又稱作雙和公館線。

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圖/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

其實原本是串聯台北內湖、松山、信義、大安、新北永和與中和的南北線南段,但後來因為南北線,併入環狀線成為東環段,讓南北線計畫終止,而東環段則是規畫從內湖到木柵,原本永和到公館部分則是不見蹤影。

那如果從人口統計來看,永和截至2023年5月,總人口數為21.4萬人,排名第八,目前僅有橘線的頂溪與永安市場兩站,也成為南北線計畫終止之後,當地居民希望能有第二條路線的主張之一。

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圖/取自YouTube「台灣解碼中」。

那根據新聞報導,新北市捷運局在今年2023年6月初表示,目前已經把中和公館線,重新納入新北市捷運整體路網評估報告,並且提報到交通部審查,如果通過,就可以開始進行可行性研究。

延伸閱讀

台大公館「整條街招租」無關租金貴?網喊台北捷運地下化毀商圈

另外,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路線基本上會從秀朗橋站一路接到綠線公館站,全長3.1公里,設置4座地下化車站,機廠則會跟環狀線的南機廠共用,初步預估經費會來到250億元。當然,這條路線的資料,不確定性還相當的大,需要等上一段時間才會逐漸明朗。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台灣解碼中,原文永和↔台北的重要道路,卻是台北十大危險橋梁之首?永和何時才有第二條捷運呢?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地方政策新北市台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北郊區房價一坪貴新北20萬照買!文山、北投房市爆遠好在哪?
台北12區誰CP值最高?網喊萬大線快讓萬華「進城就業」開無敵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VOCUS

方格子VOCUS 是一個新型態的創作與交流平台,提供無廣告、乾淨簡潔的創作及閱讀空間,也致力於讓有料有趣的內容獲得收入回饋,開創多元的收費機制,幫助創作者實踐夢想。 目前已經有每月200萬個非重複訪客、20萬會員以及2萬位以上的創作者,在這裡盡情享受創作與交流,分享他們的知識和想像。如果你喜愛閱讀,渴望聽見多元聲音,更不應該錯過這些精彩內容!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