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自2018年走向多頭,據住展雜誌統計,2022年北台灣新案開價,平均總價不超過千萬元的區域多集中於桃園,雙北僅新北永和區,平均總價944萬元,與2018年相較,大減73.7%。
對此,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指出,永和建案總價偏低原因並非房價下跌,而是小宅建案公開而壓低總價。
桃園市方面,楊梅區2022年平均總價為948萬元,與2018年相較,漲幅16.1%;龍潭區則平均總價932萬元,較2018年減10.3%;而觀音區的平均總價,落在714萬元,較2018年增11%。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認為,總價帶偏低的行政區,不脱為當地所屬市中心的外圍,如楊梅、龍潭、觀音,都不是桃園市的房市熱區,也存在工業區,房價偏低其來有自。
圖/取自鄭文燦FB。(示意圖)
不過這些工業區有租屋市場,像是楊梅區埔心的眷村改建,或龍潭的渴望園區、觀音的草漯重劃區,都有區域利多話題,不乏新案推出,低總價碼亦有機會同享房市熱潮下的雨露均霑,短期內不必過分悲觀。
但下半年房市變數多,包括央行升息、打炒房、疫情等,這類房市開發不比市中心地段,要是有房價偏高的產品,機能卻因未到位,出現德不配位的情況,自然得留意潮水退了,褲子是否穿得住的隱憂,想進場該區,須留意相較高的風險。
圖/取自鄭文燦FB。(示意圖)
至於新北永和為何也出現低總價?陳炳辰說明,永和區本就是新北市高房價地帶,不過2022年,新推案以小宅為主,加上腹地小,居住型態住好住滿,又多投資市場,離台北市近,生活機能佳,種種因素都讓房價有撐,不用太憂心後況房市退燒,當地若有低總產品自然相對熱銷,如後續推案總價帶仍偏低,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