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於PTT發文稱,每次如果有人吃喜酒辦在大直,他都覺得很不方便,因為搭捷運都要轉好幾班,花很多時間才能到達;而且大直生活機能感覺也沒有很好,全部只依靠美麗華,同時也缺乏大學「名校」。
因此他問道「到底大直為什麼會變成高級住宅區,感覺就是個邊陲地區而已啊?」
此文一出引來網友爭論,有些網友先點出大直歷史背景「從日治時代就是高級住宅區沒變過好嗎」「蔣經國住那裡,古時黨國體制,跟總統和將軍住當然高級」。
而有網友認為大直居住環境相當好「如果以住宅區而言大直環境很不錯啊,安靜而且離商業區不會太遠」「大直比大安好多了,平均房屋年齡以及居民水準都樂勝」「大直巷弄住家很優」。
圖/大直橋通往北安路。取自維基百科。
也有人指出大直住戶往往不依賴捷運「住大直豪宅的誰跟你搭捷運」「開車的很多,到其他商圈很方便,未必在大直消費」「住大直出去都走路,家附近就可以逛街很方便,真的要去遠一點就會開車,不會搭捷運」。
不過部分網友認為大直有優勢也有劣勢「大直的優勢為少數離市中心算近的重劃區,但真的被商業宅搞爛,商業區整個不上不下的。聯外交通不算方便,容易塞車,醫療資源較缺乏」「我比較好奇國宅那塊為什麼連個全聯都沒有」。
所以究竟為何大直可以成為「高級住宅區」呢?大直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其實大直地區是位於基隆河北岸的台北市中山區,範圍大約在雞南山以南,中山北路四段以東,劍南路、堤頂大道二段以西,戶籍登記於此處的居人口約4萬人。
回顧大直的歷史,因為境內的劍潭山過往設有台灣神社與台灣護國神社,戰後此區又多為軍事用地,因此大直地區長期受到限建管制,讓這裡成為台北市少見的低密度住宅區。
圖/台北市大直區域地圖。擷取自Google地圖。
到了1990年代,基隆河第二次截彎取直後產生的新生地,與舊河道以南原屬松山區的部分下塔悠地區,被納入大直的範圍,也稱為「大直重劃區」,後來政府在此規劃基河國宅等新住宅區,提升大直對於都市發展的重要性。
而2004年美麗華百樂園開幕,更讓大直變身台北知名住宅區,加上2009年台北捷運內湖線通車,大直正式與內湖科技園區連接起來,成為一個生活圈。
目前大直的商業地標包括以摩天輪與IMAX影城為特色的「美麗華百樂園」、規模較小的「美麗新廣場」,美食基地「春大直」與剛剛開幕的「NOKE忠泰樂生活」;飯店則有「萬豪酒店」「美福大飯店」「維多麗亞酒店」「英迪格酒店」「香樹花園酒店」等。
大直學校也相當豐富,包括濱江國小、永安國小、大直國小、濱江國中、北安國中、大直高中,以及實踐大學台北校區。
對外交通的部分,台北捷運文湖線經過大直,於區域內有「大直」「劍南路」兩站,未來捷運環狀線北環段也會行經此地,民眾也可在劍南路站轉乘文湖線。
圖/台北捷運文湖線劍南路站為大直地區重要車站。取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