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獨一無二的「貓城」古晉,街上雖然很少城市隱者貓咪的存在,但其實到處可見以貓爲主題的建築物、壁畫、公共設施與雕塑等。
而且城市裡,開設不少以貓為主題的餐廳、咖啡店和商店,當地政府甚至還打造一座蒐藏品逾4000件,有關貓咪一切文物的博物館,如古埃及木乃伊貓、喵星人畫廊、瓷俑、公仔、雕像、貼圖和咪紀念品等,以及在婆羅洲發現的5種野生貓。
但這間本來免費入場的博物館,有鑒於全球貓奴愈來愈多,以至於人潮爆棚,因此後來館方也開始收起門票,並規定訪客在館內拍照也要付費。
看到這,相信很多「信仰」貓咪的人一定都很好奇,古晉這座城市,在街頭悠悠轉轉都看不到什麼貓,為何能消費神聖的「喵皇」?
圖/馬來西亞古晉(Kuching)街景。取自Unsplash。攝影者imaad whd。
原來古晉之所以叫「貓城」,本來就並非聚集了大量貓咪,而是馬來語中的「Kuching」就是貓咪之意,所以嚴格來說,古晉只是順應城市歷史文化的命名積極發展旅遊觀光。
至於「Kuching」這名稱的由來,當地則眾說紛紜。
1. 一派人指出,1839年時,砂拉越州曾被割讓給英國一位名叫詹姆斯布魯克(James Brooke)的冒險家。當時他一抵達就指著空地問「這裡叫什麼?」居民一看,誤以爲他想知道正巧路過的「貓」怎麼說,所以才說是「Kuching」,也意外造就了城市名字。
2. 另一些人則聲稱古晉有一種樹,每年都會長出「貓眼水果」,近似於台灣常見的荔枝,且這種樹木原料聞名全球,所以外界才叫當地為「Kuching」。
3. 最後還有一說更單純,即古代當地居民發現,砂拉越河沿岸住著非常多短毛貓,所以很自然決定叫地方為「Kuching」。
圖/馬來西亞古晉(Kuching)城市裡的貓。取自Unsplash。攝影者S.Ratanak。
無論古晉「Kuching」名字怎麼來的,其實對於眾多種族、宗教匯集的馬來西亞人來說,貓咪本來就是討喜吉祥物,象徵著幸運與招財,與此同時,喜愛捕捉害蟲的貓還有助抑制瘟疫,因此古晉許多廟宇和宗教場所,都會將貓咪形象融入其中,相信能帶給參拜者好運與祝福。
圖/馬來西亞古晉(Kuching)城市裡的貓。取自Unsplash。攝影者S.Ratanak。
值得一提的是,伊斯蘭教也非常重視貓咪,傳說先知穆罕默德本身也是貓奴,養了一隻名叫米埃扎(Muezza)的貓,其地位之高,可想而知。
無奈好景不常,據地方耆老說法,約在20世紀的50年代,當地爆發嚴重的蚊蟲瘧疾,許多民眾因此喪生,於是當局噴灑大量殺蟲劑,但有毒藥劑能殺死蚊蟲,當然也能殘害島內貓咪,結果貓咪銳減,反而孳生一堆老鼠,再度帶來慘痛瘟疫。
為此英國皇家空軍特於一次名爲「貓降」的任務中,在馬來西亞婆羅洲農村上空,投放約14000隻的貓咪,可儘管如此,貓咪後來還是一隻隻死去,因此現在古晉貓咪不多,但市民還是對貓十分痴迷且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