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到大員,在台江內海中的沙洲最北端,建造起熱蘭遮堡與市鎮,成為當時距荷蘭本土航程最遙遠的大型軍事要塞與殖民城市。
「熱蘭遮堡」分為上層主堡、下層主堡與外堡,空間包含營房、糧倉、監獄、教堂及長官公署等;「熱蘭遮市鎮」則位在熱蘭遮堡東側,1640年代拓展為16個街廓,靠近熱蘭遮堡建築群多為公共設施,如墓園、市議會及公秤所等。
圖/展覽重建熱蘭遮城堡壘與市鎮建築模型。取自台南市政府官網。
本次展覽重建熱蘭遮城堡壘與市鎮建築模型,並配合觸控螢幕之互動裝置,讓民眾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點位,像是熱蘭遮堡、熱蘭遮市鎮、烏特勒支堡、長官公署、市場、公秤所等9處,模型上就會投影出這裡在17世紀的生活事蹟。
投影動畫搭配聲音效果,和螢幕上同步出現的歷史圖像與說明,展示更為易讀與趣味;另外文字敘述減少,而以圖像動畫的呈現方式取代,也仍讓年齡較小的兒童的理解,同時具吸引力。
台南市文化局表示,歷經時代的演變,目前熱蘭遮城僅存部分殘蹟,民眾難以一窺全貌。熱蘭遮博物館位於熱蘭遮堡現地,為了重現400年前的建築樣貌供民眾觀賞,特別向國立成功大學申請建築模型相關授權。
圖/展覽螢幕上將同步出現的歷史圖像與說明,展示更為易讀與趣味。取自台南市政府官網。
文化局說明,該模型為成大建築學系副教授黃恩宇團隊花費逾5年的時間調查研究,始於2021年重建當年熱蘭遮城堡壘與市鎮的全貌,包含影片與建築模型皆於日前在成大博物館「鯤首之城:十七世紀荷治時期福爾摩沙的熱蘭遮城堡壘與市鎮」展覽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