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法後,駕駛認為行人變得恣意妄為

行人地獄後換「行車地獄」出現?改善交通光靠禮讓還不夠!

行人地獄後換「行車地獄」出現?改善交通光靠禮讓還不夠! 圖/「行人地獄」與「行車地獄」均為媒體上經常出現的詞彙。取自Pexels。攝影者Airam Dato-on。
作者:單師樵
日期:2023-09-22

為了擺脫「行人地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法於6月30日上路,加重駕駛未停讓行人罰則。然而不久後,各大媒體出現了「行車地獄」一詞。不少汽機車駕駛認為修法後,行人在馬路上愈來愈恣意通行,包括過馬路時低頭看手機、在斑馬線上停下來等,也讓駕駛直呼台灣從行人地獄變「行車地獄」。

舉例來說,在8月時一名駕駛於網路上表示,2名行人除了沒有走在斑馬線上,而且直接從他車前經過,甚至低頭看手機,完全沒抬頭看路,也讓駕駛怒稱「報告部長,我們已經洗清行人地獄!現在連闖紅燈都可以看手機不抬頭!」

「行車地獄」曲解禮讓!掩蓋行人仍被撞的事實

不過,日前有一名網友於reddit論壇發表他的觀點,表示「行車地獄是拿來曲解禮讓的詞」。

該網友指出,父母在他小時候便傳達「禮讓」觀念,不只讓行人,也讓其他車子先過。因此作為行人的他,會先讓可見的轉彎車過完再過,讓自己安全,對方也方便。

延伸閱讀

交通部盤點行人地獄!事故熱點非直轄市「基隆」最多

他分享自己看過幾遍車禍,也發生過車禍,所以當今年總算有禮讓行人法案的時候「還開心了一下」,不過,他的友人卻說「那在幾天後就會變成我們的問題,不要太開心。」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有網友表示,行車地獄是拿來曲解禮讓的詞。取自Pexels。攝影者Kaique Rocha。圖/有網友表示,行車地獄是拿來曲解禮讓的詞。取自Pexels。攝影者Kaique Rocha。

的確,他表示「行人地獄」這個詞出現沒多久,就出現了「行車地獄」這個詞,只要有任何車子受到了委屈,就會被放大討論,例如「禮讓行人根本只是在讓行人胡作非為」「這法案根本只是政府想搶錢」等言論。

延伸閱讀

還路於民大遊行訴求「零死亡願景」交通部推新法洗刷行人地獄

不過,他聲稱行車地獄的新聞永遠都是「看起來就不太對勁的人」,例如有人在斑馬線上面跳舞等極端案例,他也理解並相信一定有人會在路上走很慢,或滑手機,「但那也不能掩蓋掉了每天都有行人差點被撞或真的被撞的事實」。

因此他說「禮讓這件事不該被『行車地獄』這個詞混淆視聽」,他認為就只是禮讓而已,有什麼不好?

交通不該依賴「禮讓」!網稱道路設計也有問題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提供不同意見,不過不少網友認為「交通不該依賴於『禮讓』」。

有網友指出,台灣有一堆人不讀交通法規,自以為「禮讓」是對交通有益的。沒想到「不遵守路權」才是造成交通混亂的主因。「該走的車不走,只會讓交通打結得更嚴重,讓路口更危險,不是更安全。」


另一位網友也表示「交通應該是黑白分明的嚴謹規定,跟禮儀應該一點關係也沒有,很多意外也不是大家都禮讓就不會發生。道路工程、號誌設計、執法,以至於後續的各種記點和追蹤作為,才是確保交通秩序的解答。」

更有一位網友認為行車地獄一直都在,只是很多人沒發覺,就如同行人地獄一直都在,只是這幾年才有聲音。「大家不懂,就只好怪在禮讓/應讓行人這點。當然,道路設計沒到位,也很尷尬。」

延伸閱讀

台灣如何擺脫「行人地獄」?交通規劃以車為中心一開始就錯

不過不少網友表示,法規調整後,交通亂象的確改善了,「長輩也確實會講禮讓行人很沒效率,但確實法規上路後,看他們開車就真的會有忌憚」,並以其他政策為例「就類似安全帽和安全帶剛上路的狀況吧,我是覺得有在改變」「安全帽是一位醫師花了20年大力推廣後才終於說服政府立法,立法後死亡率馬上見效」。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交通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灣「行人地獄」惡名難改?各國駕駛禮讓行人政策一次看!
台南歸仁圓環「還路於民」!借鏡歐美改造行人地獄可行?
斥資580億元改善交通!台灣行人地獄就能變身行人天堂嗎?
單師樵

單師樵

城市學實習編輯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