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人藏「肥胖原罪」?BMI過重榜僅輸台南,台北瘦身超無痛

台中人藏「肥胖原罪」?BMI過重榜僅輸台南,台北瘦身超無痛 圖/台中逢甲夜市。取自台中觀光旅遊網。(示意圖)
作者:蔡炆璇
日期:2023-11-07

教育部體育署日前公布「111年運動現況調查案結案報告」,發現六都人口的BMI分類過重比例,肥胖排行榜由高到低,分別為:台南市43.2%)、台中(42.3%)、桃園(41.7%)、高雄(40.3%)、新北(38.9%)和台北(35.6%)。由於台南長年坐擁台灣美食之都的稱號,居民一日三餐難敵誘惑,加上當地口味嗜甜,熱量囤積以致於身材較豐腴,多少可以想見,可位居第二的台中,就叫人十分訝異,因為2023年《遠見雜誌》特別針對「運動城市」主題做分析,台中於總榜還摘下第三名好成績,為何當地人卻一年比一年胖呢?

六都中「台中胖子」第二多?過重人口逐年升,僅輸美食之都台南

為了解國人運動與健康狀況,教育部體育署每年都會以民調方式進行「運動現況調查」。豈料觀察往年數據變化,台中市議員陳文政意外驚覺,2017年,台中BMI過重和肥胖人口的比例才32.9%,之後竟逐年攀升,2022年,過胖比例甚至還來到42.3%,僅輸給「全糖城市」台南,不僅高於全國平均值40.9%,還變成六都「第二胖」。

台中人過重、肥胖人口比例高達42.3%,在六都中僅次台南的43.2%。台中議員陳文政製表提供。圖/台中人過重、肥胖人口比例高達42.3%,在六都中僅次台南的43.2%。台中議員陳文政製表提供。

延伸閱讀

台中捷運這站最夯! 總站夜市回歸、好市多人潮變多

然而這數字背後,卻存在一個有趣現象,即台中在2023年《遠見雜誌》首次推出的「運動城市」調查中,先是在「自行車道長度」項目,以748,824公尺的距離奪冠六都;「校園、公有場館對外開放比例」的部分也不落人後,拿到第三名佳績(27.1%),那到底為什麼,台中人依舊存在肥胖困擾呢?

2023年《遠見雜誌》運動城市調查。《遠見雜誌》編輯部製表。圖/2023年《遠見雜誌》運動城市調查。《遠見雜誌》編輯部製表。

延伸閱讀

到底什麼時候才會蓋好?全台捷運、輕軌興建規劃進度一次看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台中淪六都第二胖!議員嘆地方運動中心、球場「看得到打不到」

對此,陳文政就以在地人視野提出見解,表示台中有10座國民運動中心場館,皆採OT委外營運模式,部分場地常因廠商推廣課程,導致球場讓人「看得到打不到」,甚至引發許多學生跟家長投訴反彈,因此他認為,台中運動局應與業者多方協調,讓各場地部分時段開放市民使用,以養成居民運動習慣。

延伸閱讀

台北中山商圈飄日本味大勝東區?網嗨「妹子多又頂」逛了超舒服

編輯部製表。圖/編輯部製表。

2023年《遠見雜誌》運動城市調查。《遠見雜誌》編輯部製表。圖/2023年《遠見雜誌》運動城市調查。《遠見雜誌》編輯部製表。

台中太陽餅等名產成原罪?中式糕餅多屬加工精緻食品不利健康

另一方面,其實BMI過重原因存在許多面向,不見得與運動有直接關聯,如民眾飲食習慣、遺傳、環境或心理壓力等,都可能影響結果。

取自維基百科。攝影者Kwb。(鳳梨酥示意圖)圖/取自維基百科。攝影者Kwb。(鳳梨酥示意圖)

像是台中特產,就以中式糕餅為主,如太陽餅、鳳梨酥、綠豆椪等,這類的點心,因為是屬於加工過的精緻食品,所以口感雖好,可長期吃用下來,著實不利健康,因此也不排除,是造成當地人肥胖的因素之一。

北捷商圈、YouBike助台北人「無痛健身」?中捷路網有待成熟規劃

此外,反過來觀察六都中,BMI過重排名最低、市民身材最健康的台北,地方鮮明特色正是發展成熟的台北捷運系統,換言之,若台北上班族仰賴北捷通勤已成為日常,那就這一點可以推論,當地居民為搭車、轉乘以抵達目的地,比起台中人,確實有更多「走路」的機會。

延伸閱讀

「吃甜會蛀牙」台南人已被天擇淘汰?學童齲齒率比台北高雄都低

原因是,許多台北捷運站點間的距離不遠,加上「微笑單車 YouBike」租還站設置,以及自行車規劃道路愈來愈多,確實有助於提升市民騎乘的意願,或吸引單車族,以兼具環保與運動的便捷方式,穿梭在台北的大街小巷,這一點從2023年7月,微笑單車YouBike總騎乘次數,統計飆破7億人次,便可略知其快速成長的變化。

取自臉書「YouBike中台灣粉絲團」。圖/取自臉書「YouBike中台灣粉絲團」。

此外台北捷運這幾年,在發展地下街、市集商圈上的成績也十分顯著,如中山站、雙連站與民權西路等站,串接起來的線形公園,就因綠道動線的環境良好,隨節慶推出的活動一檔又一檔,因而讓台北人潮開始聚集,成為新時代鬧區,熱鬧程度甚至更勝東區和西門。

台北捷運中山站近年成為人潮聚集的鬧區。台北畫刊提供。圖/台北捷運中山站近年成為人潮聚集的鬧區。台北畫刊提供。

有鑑於此,台北市政府對於北捷周邊的用心設計,的確可能讓台北人有更多「無痛健身」的機會,這一點,也許非常值得台中市政府來取經學習。

當然不得不說,台中捷運系統自2021年通車後,正式啟用也不過才2年時間,台中市民很可能還未養成搭乘習慣,移動兩地還是多以開車、騎車為主。

台中捷運下一步將從捷運綠線的單一路線,逐步推動成與藍線交會形成的十字路網。取自Flickr。攝影者總統府。圖/台中捷運下一步將從捷運綠線的單一路線,逐步推動成與藍線交會形成的十字路網。取自Flickr。攝影者總統府。

況且台中捷運路網正在逐一建設中,對於不住捷運線附近的市民而言,自然無法透過騎單車順利到達目的地,這也是為什麼,台中人如果一天內多吃幾塊糕餅,國民運動中心等場館又被課程給占用的話,日復一日少動多吃的情形一再發生,就難以避免體重過重帶給健康的困擾。

延伸閱讀

全台第一份2023運動縣市排行榜出爐!台北、屏東成體育之都

【2023年運動城市調查方法說明】 

◎本調查依據類型分為
全民運動、競技運動兩大部分,其中全民運動共採用10項數據,分別為規律運動人口比率、自行車道長度、校園/公有場館對外開放(含租用)數量、校園/公有場館對外開放(含租用)比率、公眾運動場所設施滿意度、國民運動中心數量、民間體育團體數、民間體育團體與縣市人口數比率、獲頒運動i台灣績效特優次數、推動體育運動志工人數;競技運動共採用9項數據,分別為職業運動隊伍數、半職業運動隊伍數、職業運動隊伍縣市贊助金額、半職業運動隊伍縣市贊助金額、全國性運動會(全民運、全中運、原民運)積分、全國性運動會(全民運、全中運、原民運)參與人數、平均每位全國性運動會選手獲得積分數、基層運動選手訓練站培訓選手數、平均每位基層運動選手獲得訓練站培訓經費;另有體育運動經費總額及平均每位縣市民眾運動經費,共21項數據。
 
◎指標計算方法
是將每一細項每個縣市的原始數據,轉為30至90分的標準化分數,各面向之細項加總後以算術平均數進行每個縣市各項目之排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體育署統計資料、教育部體育署全民運動組、教育部體育署運動現況調查、全國運動場館資訊網、全民運動會統計、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統計、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統計、營建署自行車道儀表板、遠見雜誌問卷調查。

更多精彩報導請點《全民熱血!運動讓城市更給力》圖/更多精彩報導請點《全民熱血!運動讓城市更給力》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地方台中市台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盧秀燕灌可樂、賴清德愛全糖珍奶熱量算少?政治圈最胖飲食是她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城市學數位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