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整體齲齒率近年雖呈下降趨勢,可與鄰近國家日本(0.2顆)、南韓(1.84顆)、香港(0.34顆)、新加坡(0.35顆)的數值相比高出許多,顯見台灣兒童口腔衛生仍有待加強。
又若以各縣市分佈來看,同學齲齒率最高前3名不約而同落在中部,分別為:
1. 苗栗縣:3.82顆
2. 台中市:3.28顆
3. 南投縣:2.89顆
至於齲齒率最少的前3名縣市,則依序為:
1. 台南市:0.49顆
2. 台北市:1.47顆
3. 高雄市:1.90顆
圖/取自Unsplash。(示意圖)
為何中部學童齲齒率比較高呢?由於這次研究還首度將手搖杯飲料攝取量,納入齲齒統計並分析兩者之間的關係,且結論明確點出,喝手搖飲料、甜度高的學童,齲齒經驗明顯高於不喝或低甜度者。
因此,各界除認為中部手搖飲料店可能是元兇之一外,也不排除跟地方家長教育程度、學童飲食習慣有一定的關聯,如用餐完的潔牙動作等。
值得一提的是,長期被網友戲謔連空氣都「甜」的台南,蛀牙率本屆竟榮登全國最低,徹底顛覆大家印象。
對此,連在地臉書粉專「台南式」日前都忍不住貼文,打趣表示「吃點甜就蛀牙的台南人已經被天擇淘汰掉了」也有網友合理推斷「因為糖吃得多,刷牙也格外認真」。
不過台南市府得知後,則公開將這份榜首成績單歸功於,各校落實宣導日常潔牙習慣的養成與加強複檢追蹤,以及平日偏鄉學校口腔巡迴的醫療。
因為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南市國小、國中從2019年8月至2021年連續2個學年度,學校含氟漱口水防齲、學童口腔保健2大計畫推動成效有成,不僅獲中央遴選為口腔保健特優,校園學生齲齒複檢率高達93.97%,高於全國平均值85.25%。
加上台南市府獲得健保署與台南市牙醫師公會協助,展開偏鄉學校口腔巡迴,有效媒合捐贈口腔診療台,幫助偏鄉學童建在口腔保健上建立正確習慣,擁有更好醫療服務品質,所以當小朋友齲齒率降低,也會把知識帶回家,間接影響身後的家庭,堪稱創造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