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先前往返淡水、台北的車輛都只能行駛於台二乙線,因此上下班通勤時段,不是造成交通嚴重堵塞,就是導致救護車卡於車陣中,無奈斷送急重症患者搶救生命的黃金時機。
因此,新北市為打造這條全長約5.4公里,連接淡水和台北士林、北投的「救命之路」,多年來除不斷招標外,也積極於淡北快速道路決標後,想搶在2023年底完成組合屋,2024年1月正式展開工程作業。
圖/來往淡水和台北市間的民權路、民族路口經常塞車。取自新北市政府官網。
可是淡北快速道路雖可望減緩淡水居民的通車壓力,卻缺乏汽車進入台北市的交通相關措施,這狀況讓北投人不禁憂心,若車輛全引到大度路、大業路和承德路上,無疑會對地方交通產生劇烈衝擊。
圖/淡北道路規劃20多年,即使環評通過,爭議也依舊不斷。取自新北市政府網站。
加上,北投區八仙里長黃永清過去受訪時曾提到,因士北科的開發,當地尖峰時段已經常塞車,如今地方政府再將車潮導入大度路、大業路和承德路,關渡地區交通勢必大亂,甚至可能淪為台北「第二個內湖」。
此外,關於淡北道路的規劃,還出現一道羅生門,即2022年台北市長選舉時,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曾主張「洲美快速道路銜接與南延」的政策,可當時卻遭柯文哲北市府團隊打槍。
圖/淡北道路施工恐帶來交通黑暗期。取自新北市政府工務局官網。
而如今,台北市政府交通局竟又重啟可行性評估,將該方案當成淡北道路建設的配套,前後矛盾的邏輯,讓台北市議員林延鳳也萌生憂慮,若2024年評估不盡人意,淡北道路又已動工,那現在的北市府交通局可有其他因應對策?
有鑑於此,林延鳳鄭重建議,台北市交通局應先完成「洲美快速道路高架橋梁南延至國道1號」及「大業路興建高架橋樑往南跨越承德路口銜接洲美快速道路」「大度路設置高架橋銜接洲美快速道路」等方案的可行性評估,並於淡江大橋完工、關渡新橋連接台64線完工後,再考慮淡北道路的台北端施作。
圖/北台灣5大交通重大建設與進度。馨傳不動產智庫彙整。《城市學》製作。
同時林延鳳還提出建言,表示淡北道路應選擇「高架化」,直接連接洲美快速道路,將塞車影響壓至最低,否則不排除未來,士林、北投重演內湖的塞車夢魘。
話鋒一轉,林延鳳亦不忘痛批,稱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曾公開承諾,若淡北道路會衝擊北投交通,就不會作為進入台北市的道路,可如今規劃尚未完善,淡北道路即將動工,如此怎麼取信於台北人。
圖/淡北道路工程延宕27年,終於在2023年7月25日順利決標。取自新北市政府工務局官網。
加上2022年,台北市長選舉前,時任候選人蔣萬安特地到北投拍胸脯保證,直指淡北道路不會衝擊北投交通;蔣市長當選後,也將與市府團隊審慎研議,在大業路興建可直接上洲美橋的道路;以及讓洲美橋接福國路、洲美橋下的延平北路能直接上國道等措施。
圖/淡北道路工程全長約5.45公里。取自新北市政府工務局官網。
但這些配套都還有待研擬,淡北道路就已計劃動工,這讓外界當然質疑,政府無視淡水地區過度開發,吸引龐大居民進住,讓建商把錢賺飽、賺走後,徒留台北市人塞車惡夢。
因此北投區關渡里長張淑綢也忍不住向台北市交通局喊話,希望淡北道路能直接銜接上洲美快速道路,千萬別讓車潮湧入關渡。
對此,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日前回應時,除重申相關局處會深入瞭解,淡水進入北市與北投的車輛數,並針對周邊道路改善方案做可行性評估外,同時也強調,目前就新北市規劃報告來看,道路服務水準還未惡化到北投人想的那樣恐怖,居民不必過度擔心,可無論如何,台北市交通局都會致力讓交通服務維持D級以上的水準。
圖/淡北道路起點為淡金路與中正東路口,終點為大度路。取自新北市政府官網。
至於舒緩交通打結的方法,台北市交通局表示,將於橋上設匝道管制,透過儀控讓淡北道路銜接大度的路端,從2車道變成1車道,以有效縮減車流量,並運用北市府主控的紅綠燈來控制秒數,以降低車潮衝擊。
圖/淡北道路多年來爭議不斷。取自新北市政府官網。
另外謝銘鴻更提到,新北市2024年2月前會送交維計畫,而台北市端施做期程,則預計在2026年動工,屆時淡北道路確實會有部分路段採高架化、地下化的立體交叉段,有助提升立德路、中央北路等道路服務水準。
最後台北市交通局也一一說明,提及關渡新橋正由新北市評估可行性,所以內容、施工時程未定;淡北道路高架延伸洲美快速道路也還在環評階段,尚未採納;而北投士林的聯外道路,交通局則計畫於2024年委外,進行可行性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