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釀台版「高年級實習生」廣告為求才!退休老人工作才不丟臉
圖/麥當勞正職服務員徐富美。麥當勞提供。 台灣面臨人才危機,而少子化更讓人才永續雪上加霜。因此,企業界得想方設法爭取「才源」,而提供長者二度就業,似乎成為另一把救命之鑰。有鑑於此,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永續組主任,同時也是拍攝過吳宗憲、林依晨等無數名人的壹加壹攝計創辦人楊立,特別提出以廣告溝通世代議題,打造老年人重返職場的新價值觀,嘗試為企業當前的缺才難題帶來解方。
誰說老人家退休後重返職場好丟臉,代表年輕不努力,老了才在靠勞力?也許這觀念早已過時。因為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永續組主任,同時也是拍攝過無數大明星的壹加壹攝計創辦人楊立,就與許多新生代企業主,如知名老字號香雞城第三代品牌經理陳巧瑜等人,正醞釀拍攝如電影《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情節的廣告,力求透過影片傳遞世代新觀念,翻轉老人家二度就業的負面思考,也替國內許多公司尋求更多才源。
台灣未來每5人有一位逾65歲老人!企業真的「員工用盡」了嗎?
2020年台灣進入「生不如死」時代,影響所及讓企業界深陷缺工、缺才危機,如國發會就預估,台灣至2070年,每年將平均再少18萬勞動人口,缺工問題正急速惡化。
因此,麻省理工學院(MIT)史隆管理學院高級講師、系統科學家彼得・聖吉(Peter Senge)過去也提出建言,表示「人」是勞動市場裡一切的核心,所以「即使在企業內部無法解決少子化的問題,你也可以找到一些能做的小事」。
盼用廣告翻轉「退休」傳統舊觀!楊立:二度就業的老人更快樂
有鑑於此,楊立就觀察到,若台灣在少子女化牽動下,2025年老年人口占比真如國發會預測將正式超過20%,即每5人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老人,那就局勢來看,企業先著眼於長者二度就業,或許才能為人力匱乏帶來轉機。
可楊立也不諱言,台灣老一輩對「退休」一詞往往有著刻板印象,好似退休就該非常清閒,最好什麼事都不要做,或著一有空就遊山玩水,倘若人老了還在工作,就等於是「年輕不努力,老了才在靠勞力」。

但他認為,事實上長輩退休後還是能憑藉熱情工作,只要不要過度勞累,比如「以前年輕每天熱血工作18個小時,到了65歲,還是對事業充滿熱情,那就舒服的一天工作3小時,或執行更輕鬆的工作就好啦!」如此一來,長輩既能繼續做熱衷之事,又能保有職場社交生活,同時還能思考動腦、勞動筋骨,並維持基本收入,進而達到身心全方位的健康。
「這就是廣告傳達價值觀的體現!」話鋒一轉楊立強調,針對老齡就業這一塊,廣告傳播不僅可望讓長者重新定義「退休」,以繼續就業為傲,還彰顯出他們人生有更多選擇,也直接解決企業缺才窘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