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客運亞聯1728路線,連接台北、新北、桃園與新竹,長年作為北台灣通勤網絡的重要一環。然近期交通部公路局公告,原營運業者亞聯客運因未完成車輛汰換承諾,將被廢止該路線營運許可,並開放其他業者申請經營。
亞聯客運創立於1999年,自2000年起獨家營運1728路線至今已逾25年。該路線由台北出發,沿途行經景美、小碧潭、龍潭、交大、清大、馬偕醫院等節點,終點為新竹轉運站。2023年10月起,台北至龍潭區間、龍潭至新竹區間正式加入TPASS適用範圍。由於採行國道三號與北二高路網,可避開中山高常態性壅塞,成為許多新竹科學園區通勤族每日往返的交通首選。
根據媒體報導,亞聯客運1728路線於2000年通車營運,25年來僅經營同1條路線,搭乘族群多為清大、陽明交大及竹科人士等,屬於尖峰時段才較多乘客的通勤路線,因離峰時段載客量較低,經營成本也提高。
此次公路局依《公路法》相關規定,認定亞聯未履行車輛汰換責任,決議廢止其路線權利,並同步釋出「台北—新竹」國道客運路線申請資格。據了解,亞聯仍被允許暫時代駛至新業者接手,保障既有乘客通勤需求不受中斷。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Ja Kubislav。(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公告一出引起巴士迷關注,目前亞聯旗下僅開行1條路線,若不續營,等於完全退出客運市場,恐成繼阿羅哈客運、日統客運後,經歷疫情以來近年第3家收攤的國道客運業者。
1728路線過去25年之間,都是由亞聯客運獨家經營,遭廢止營運後1728路線很有可能被讓出。對此,亞聯方面則表示,雖當前整體國道客運市場經營環境嚴峻,仍將考量乘客權益與員工生計,評估參與新一輪營運標案的可能性,爭取續留該線經營權。
台灣近一年內有36條公路客運及市區公車路線提出停駛申請,引起社會關注。包括統聯客運1615、和欣客運7502、光華巴士553線等。
類別 | 路線名稱 | 停駛日期 / 狀態 |
---|---|---|
公路客運 | 統聯客運1615 台北-彰化 | 已於2025年6月6日停駛 |
公路客運 | 和欣客運7502 嘉義-高雄 | 預計2025年6月27日零時起停駛 |
公路客運 | 國光/首都聯營1880 宜蘭-基隆 | 自2025年6月2日起縮駛至礁溪轉運站(部分停駛) |
市區公車 | 光華巴士553線 南港車站-金龍寺 | 自2025年7月1日試辦停駛 |
市區公車 | 台中客運6871線 | 自2025年1月1日起停駛 |
市區公車 | 花蓮307及618路 | 寒假期間停駛(如2024年12月30日起) |
市區公車 | 台北跳蛙公車(樹林後火車站-海洋公園) | 寒假期間停駛 |
市區公車 | 台北跳蛙公車(中和自立路-新店) | 寒假期間停駛 |
市區公車 | 葛瑪蘭客運學53與宜蘭281區間 | 寒假期間停駛 |
市區公車 | 新竹快捷公車 快捷8號(興隆大橋) | 自2024年12月1日起減班(非完全停駛) |
這些路線申請停駛的主因主要有以下4點,包括運具重疊、載客量偏低、長期虧損、駕駛人力短缺。
運具重疊:許多路線與台鐵、高鐵等其他大眾運輸工具重疊,導致客運載客量減少。
載客量偏低:尤其在疫情後,部分路線的載客率並未顯著回升,長期處於低迷狀態。
長期虧損:由於載客量不足,加上駕駛人力短缺導致的營運成本增加,使得許多路線長期面臨虧損。
駕駛人力短缺:客運業普遍面臨駕駛荒,難以補足人力缺口,進而影響班次營運。
圖/國光客運。黃菁慧攝
交通部公路局對此表示,會針對這些申請停駛的路線逐條審慎評估,若確認載客效益低且有其他替代轉乘方案,才會同意停駛。同時,公路局也正在採取多項措施來協助客運業者,例如:
調整運價: 協助業者合理調整票價,以反映營運成本。
徵才補助: 提供最高21萬元的徵才補助,鼓勵更多人投入客運駕駛行列。
輔導路線優化: 協助業者調整或整併路線,提升營運效率,並推動TPASS等優惠措施來開源節流。
推動「幸福巴士」: 對於部分偏遠地區的路線,考慮轉型為彈性化的小型接駁車,以「幸福巴士」的形式繼續提供服務,確保民眾的基本交通需求。
為補足大客車駕駛人力缺口,交通部公路局先前已向勞動部提案,盼納入僑外生成為中階技術工作的客運駕駛人員。該提案已獲納入勞動部預告的就業服務法施行細則修正草案中,然由於預告期間外界仍有意見,勞動部已宣布暫緩修正進程。
公路局表示,仍期盼能夠盡快開放,以協助紓解客運業面臨的駕駛人力短缺問題。根據統計,目前在台具備普通小客車駕照2年以上資歷的僑外生約有1000人以上,若修法順利,將有助於補充基層人力。
公路局指出,將持續輔導公路客運業者調整優化路線、聯合排班、檢討離峰無效率班次,以及推動TPASS相關優惠措施,以促進客運業者開源節流,降低駕駛需求及改善營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