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台灣人口增長最穩定的直轄市之一,桃園正在用制度創新打造更具韌性的城市基底。「2025遠見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中,桃園市在「教育」領域獲得67.8分,排名第十名,為直轄市前段班;同時,在「經濟」面向,取得第九名,近年在創新創業、智慧治理與產業升級上的系統性作為,也正在累積深厚的未來動能。尤其,全台灣皆面臨生育率低迷困境,少子化已經成為政府和企業的共同課題。不過,桃園多年來卻持續維持六都最高的新生兒出生率,是怎麼做到的?
桃園市為了讓準爸媽們沒有後顧之憂,在2023年率先啟動「孕產婦全方位守護計畫」,並創全國首座「婦幼衛生所」,結合退休護理師與兒童專責醫師,提供產前檢查、早療服務與嬰幼兒疫苗接種等一站式照護。
尤其,早療系統成功將漫長等待的評估流程從半年縮短至一個月,不僅為許多家庭減輕壓力,也奠定更早期的教育公平基礎。
圖/取自FB@張善政。
同時,桃園也以凍卵補助、生育津貼和好孕專車等措施多管齊下,希望提高生育率。
針對備孕階段的女性,桃園市的凍卵營養金補助計畫,補助25至40歲女性凍卵最高3.3萬元,含第1年凍卵營養金2萬元、後續2年各6,000元保存費用,以及1,000元AMH檢驗費用。2024年擴大補助對象至25歲以下罹癌女性,提供更多元支持。
針對懷孕,則是推出「一生好運卡」,提供孕產婦共9,000點(每趟最高250點)計程車補助,支援產檢、就醫、心理諮商等需求,合作車輛逾1萬5,000輛。另與藥局合作,提供哺育用品專屬優惠,讓孕媽咪育兒更安心。
桃園市更加碼生育津貼,採用「多1胎加1萬」制度,第1至第3胎分別補助3萬、4萬與5萬元,並推動「合計設籍期間」新制,2024年起併計基隆市、臺北市及新北市等鄰近縣市遷入桃園的設籍條件,擴大受益對象。
桃園人口、經濟與建設正快速成長,許多挑戰也隨之而來。
過去兩年,桃園市已經證明妥善應用科技能有效解決各項難題,像是桃園市導入AI於環境監控、交通管理與行人安全等領域,並在2024年榮獲17項國內外智慧城市獎項,2025年也獲得「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以及「智慧20大獎」等指標性殊榮。
其中「AI智慧號誌控制系統」已應用於91處路口,讓平均路口停等延滯下降19%、旅行時間縮短5%,並整合救護車GPS系統,成功提升救援效率與急救成功率。
此外,桃園亦首創AI辨識工廠排煙、水色異常等污染源,主動稽查違規行為,讓科技真正成為城市治理的利器,在智慧城市發展上走在全國前端。
圖/取自桃園市政府官網。
桃園市更在2024年的AI智慧城市系統榮獲17項國內外獎項,並於2025年再獲「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等指標肯定。其中,導入AI辨識系統於交通號誌、救護路權與污染源監測,不僅提升治理效率,也為產業提供可再利用的數據模型。
為了因應桃園社會住宅龐大的維護管理需求,桃園全國首創「我的智慧管家」,使用BIM智慧平台串聯社會住宅申租管理系統、社會住宅VR看屋暨環景圖資管理系統、社會住宅營運管理系統等服務,讓市民藉由單一平台即可線上看屋、選屋及查詢各社宅房型剩餘戶數狀況,並利用APP申請設備報修,為市民打造「智慧社宅數位分身」,一舉榮獲「2024雲端物聯網創新獎」優良應用獎。
圖/取自桃園市政府官網。
同時,針對青年的政策也逐步成熟,桃園是全台第一個設立青年局的城市,結合「天際線Skyline」與「A8智慧加速器」雙平台,分別聚焦國際新創與AI產業鏈,建構青年從創意發想到市場驗證的創業場域。截至2025年,已有超過40組團隊進駐,促成近5千萬元的實質訂單合作,成功進軍國際市場。
於2025年設立的A8加速器則更深入在智慧產業,聚焦「AI數位轉型」,特別在智慧製造、智慧醫療及綠色科技領域發展。目前已與研華、盛弘醫藥、復盛應用科技及濾能等上市櫃企業合作,並招募15組科技新創公司,透過企業導師輔導協助新創公司進行技術驗證。兩個平台合作,更帶動創業教育與在地產業的雙向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