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季剛過,你繳了多少稅?又賺了多少?台灣人的財富不容小覷,平均財富達31.2萬美元(約新台幣911萬元),全球排名第15。台灣富人愈來愈多,除了某些工作者特別會賺,也集中到特定地區,帶動當地房地產熱度。財政部最新所得統計揭示一個現象:台灣「百萬里」持續增加,特別是高雄與台中,富人版圖正悄悄變動,有科技新貴、也有在地職人,富起來的路徑相當多元。
報稅季剛過,攤開稅單,你今年繳了多少錢呢?去年整年又賺了多少錢呢?
瑞士銀行UBS上個月發布《2025年全球財富報告》,台灣每名成年人的平均財富居然高達31萬2075美元(約新台幣911萬元),高居全球第15名;即便以「中位數」比較,台灣成年人的財富中位數為也高達11萬4871美元(約新台幣335萬元)。這兩個數字有顯著落差,代表台灣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不可諱言,大家都想發大財,如何累積資產,一直是大眾工作後,密切關注的話題之一,「年收百萬」更是評斷薪資水平的要旨。近期,財政部公布一份數據,顯示台灣南部的「富人」悄悄增加中,同步帶動在地房地產熱度。
盤點財政部2023綜所稅統計專冊資料,高雄共有60個里,全里里民的平均所得超過百萬元。「最會賺」的還是亞灣區「建隆里」的226.3萬元;而此次新增6個百萬里,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台積電設廠帶旺的楠梓高雄大學重劃區「藍田里」,以平均所得100.1萬元,首度晉升成為百萬里成員。
圖/高雄市亞灣區。取自高雄市政府
當地里民年所得增加,也帶動房價。藍田里的平均房價從2023年的每坪28萬元,漲至2025年的31.9萬元,3年漲幅13.93%。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分析,影響平均所得變化因素多元,可能受高所得住戶遷入或住戶薪資增加等影響,觀察高雄新增的6個百萬里,可分兩類型,一為「外來高薪型」,區域受惠建設紅利及新案開發,刺激高所得族群遷入增加,特別像是台積電主要生活圈,楠梓高大重劃區的藍田里,從原本的小資首購天堂,成為科技新貴與置產族進場熱區。
她觀察更發現,里內新案供需旺盛,磁吸高薪外來人口積極進場,年增納稅戶數就達168戶。
另一種為「在地生金型」,也就是區段並無明顯建設紅利與新案拉抬,刺激高薪人口移入,如鹽埕區「瀨南里」、三民區「達明里」及新興區「正氣里」,「年增納稅戶數僅個位數,但像瀨南里平均所得,卻比上一年大增了21.5萬元。」李家妮說。
這三個里都是機能優渥、商機濃厚的市區商圈,鄰近捷運站、夜市,還有音樂館、國際會議中心等重要設施,鹽埕區瀨南里的行政範圍還有鹽埕第一公有市場,常舉辦文創展演活動,屬一級觀光戰區,吸引藝文從業者或三師等類型的專業人士進駐,帶動業者執行業務所得、租賃及財產交易所得均有增加,進而提升全里平均所得。
從高雄往北,台中地區居民的平均財富同樣增加,台中市最富里是七期的惠來里,也晉升為百萬里了。特別的是,在海線鄉鎮沙鹿區內的居仁里,居然是平均所得漲幅最高的里;當地房仲指出,居仁里位在沙鹿火車站附近,有學區、捷運藍線等題材,是近期房地產熱區。
從建設紅利帶來高薪族群遷入,到傳統市區機能強、在地產業升級,百萬里背後藏著不同的「致富路徑」,這些變化不僅反映在稅務統計,更實際牽動房地產、消費結構與城市發展的重心位移。無論是科技新貴搶進藍田、還是在地職人撐起瀨南,資產累積的樣貌已不再單一。
相較雙北長年盤據富人榜,高雄、台中正在浮現新興強者,下一個富人熱區在哪裡?財富流動的軌跡,正在挪移城市的階層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