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機構「瑞士寶盛」(Julius Baer)日前發布《2025全球財富與奢華生活報告》,揭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城市」排名。報告顯示,新加坡連續3年榮登生活成本最高城市寶座,倫敦則超越香港奪得第2名,香港退居第3。而台北市則名列第12,較2024年上升1名,但多個高端消費項目的價格均名列全球前10,其中「女性鞋款」價格全球排名第9、「男性套裝」則居第10位,顯示部分生活支出項目仍具物價壓力。
「瑞士寶盛」7月14日發布《2025全球財富與奢華生活報告》,在報告中分析2024年末至2025年初高淨值人士(HNWIs)的生活方式與消費型態,並透過「寶盛生活風格指數」(Julius Baer Lifestyle Index)評估全球25個主要城市一系列高端商品和服務的成本,包括女鞋、珠寶、科技產品等奢侈品,私人學校學費、飯店套房、商務艙機票等高端服務,以及住宅房產。
據報告指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城市」仍以新加坡位居榜首,倫敦則上升至第2名,將香港擠至第3名。曼谷和東京的排名躍升最大,分別上升6名,成為第11和第17位最昂貴的城市,而杜拜上升了5名,來到第10名。另一方面,聖保羅下降了7名,墨西哥城下降了5名,使得紐約成為美洲唯一進入前10名的城市。上海在2022年還曾位居榜首,今年卻跌至第6。
圖/瑞士寶盛發佈2025全球最高成本城市排名,新加坡連續三年蟬聯第一。圖取自Unsplash。
報告指也顯示,台北在多項高端消費品項目的價格排名進入全球前十,其中「女性鞋款」排名全球第9、「男性套裝」則為第10,顯示台北在特定生活類別的消費成本相對偏高。此外,高級晚餐、汽車、手錶與飛機商務艙票價等也位居全球前段班。
在各項高端商品與服務的價格變化上,台北商務艙機票價格在一年內大幅上漲,當地幣值計算漲幅高達44.2%,美元計價則上漲37.4%;手錶價格上漲超過一成,顯示奢侈品類別仍有強勁需求。反觀住宅房價則呈現下滑趨勢,在當地幣值計算下跌2%、美元計算更下跌5.6%。此外,科技產品價格大幅下修,美元計算下跌21.9%。
瑞士寶盛強調,儘管生活成本高昂,新加坡與倫敦仍因治安、稅制與國際連結等優勢,繼續吸引富裕人士定居。而台北則憑藉醫療、基礎建設與生活品質,在亞太高資產人士間保持相對穩健的競爭力。
報告也分析近年消費行為的轉變,指出全球富裕族群的支出已從物質商品轉向體驗式消費,如高端餐飲、旅遊與健康管理。歐洲地區尤為明顯,首次有過半數受訪者將「物超所值」列為購物首要考量,顯示即使在高端市場,理性與品質意識亦日益抬頭。
「瑞士寶盛」的「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城市」排名如下:
圖/取自Pixabay,Jason Goh攝影。
新加坡連續三年蟬聯第一。報告指出,新加坡儘管面積狹小,卻因治安良好、環境清潔與基礎建設完善等優勢,持續吸引全球富裕人士移居。汽車與女性包包是當地最昂貴的生活項目,而商務艙機票價格也大幅上漲超過14%,顯示新加坡整體生活開銷非常高。
圖/取自Pixabay,Kamila Smrekovska攝影。
排名第2的倫敦,反映了英國在高資產族群調整稅制後的市場變化。私立學校學費因新增加值稅而上漲逾26%,成為當地最昂貴的生活支出之一,加上MBA學費、雷射近視等健康與教育支出提升,使倫敦在生活成本指數中快速竄升。儘管如此,倫敦國際化的生活環境與金融地位,對全球富裕人士仍具高度吸引力。
圖/取自Pixabay,Steven Yu攝影。
香港雖從第2居第3,仍是亞洲富裕人士青睞的城市。報告指出,香港律師費高居全球之冠。儘管高端住宿與商品價格有所下滑,香港憑藉接近中國市場的戰略位置及優渥的稅收制度,仍為家族辦公室與金融機構的重要據點。
圖/取自Pixabay,lolo攝影。
摩納哥以奢華房地產與免所得稅政策聞名,是全球富豪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當地住宅物業價格與MBA學費居高不下,加上生活空間稀缺,推升了生活成本,因此在高成本城市排行中名列前茅
圖/取自Pixabay。
穩居第5位的蘇黎世,展現瑞士城市一貫的高生活水準與物價穩定性。儘管消費項目價格波動不大,蘇黎世仍以高額MBA學費與昂貴的專業教育支出成為高成本城市代表之一,深受希望在安穩環境中生活的富裕人士青睞。
圖/取自Pixabay,hyungname攝影。
上海今年排名第6,從過去曾位居榜首的位置稍有滑落,但其高端餐飲仍是全球最昂貴之一。報告分析,近年中國對奢侈消費採取收斂態度,加上節儉文化抬頭,使上海在高端生活開支上略有趨緩,反映消費者行為轉型。
圖/取自Pixabay,keerthichn攝影。
杜拜重返前10名,顯示中東城市在吸引富裕人口的強勢回歸。杜拜透過彈性的居留計畫與免個人所得稅政策,加上快速發展的創新產業,對全球高資產人士極具吸引力。
圖/取自Pixabay,C1ri攝影。
紐約從去年的第7名跌至第8名。儘管紐約的飯店套房價格是全球最貴,但部分科技與教育服務項目價格有所下降。報告指出,美國近期政治不確定性與稅負調整,使部分富裕族群考慮將資金與生活轉向其他國際城市。
圖/取自Pixabay,Peeti攝影。
因巴黎奧運帶動觀光與住宿需求,巴黎的飯店套房價格年增84%,為全球漲幅最高的項目之一。雖然整體生活開支偏高,但香檳與私立學校等類別價格相對平穩,使巴黎仍保有一定競爭力。
圖/取自Pixabay,lolsanches攝影。
義大利米蘭以其時尚之都地位與稅制改革吸引不少英國外溢資金。雖然本地製造的奢侈品價格穩定,商務艙機票更是全球最實惠,但高等教育如MBA課程依舊昂貴,使其維持在高成本城市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