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於8月1日宣布對台課徵20%對等關稅,台中市長盧秀燕3日邀集嘉義市長黃敏惠、雲林縣長張麗善、彰化縣長王惠美、南投縣長許淑華、苗栗縣長鍾東錦、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等八縣市首長,召開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線上會議,共商對策。會後聯合向中央政府提出「15項解方」,包括持續談判更低稅率、穩定匯率、編列特別預算、普發1萬現金、公開關稅談判內容及交換條件、分散海外市場等,呼籲全體國民當政府後盾,中央與地方攜手協助業者降低關稅衝擊。
盧秀燕指出,台灣目前正面臨「雙重災難」,一為中南部連日豪雨釀災,二則為美國突如其來的關稅壓力,重創以出口為導向的產業命脈。中部地區涵蓋機械、自行車、手工具、精密工業等核心產業,受衝擊尤為嚴重。
圖/台中市長盧秀燕邀請8首長參與線上會議,獻策中央,台中市政府提供。
盧秀燕說明,她近期接見非美國家使節,例如德國、歐盟經貿辦事處長,以及亞洲台商總會長等,爭取協助分散市場;台中機械、手工具、工具機與自行車產業都受衝擊,中市府也已動支第二預備金2,500萬預算,協助九大產業工會出國參展、爭取非美地區訂單。
彰化縣長王惠美在視訊會議中表示,她在4月討論加徵關稅議題時,就提出行政院要儘速公佈受影響的產業稅則編碼,未來一旦台美關稅談判底定,稅率確定後,也應儘速公佈完整稅則清單及對產業的衝擊程度,以利產業界評估因應。
圖/彰化縣長王惠美要中央公布稅則,彰化縣政府提供。
王惠美表示,上次會議,就有提到國會參與關稅談判的重要性,總統賴清德前天也說未來關稅案需要國會討論通過。由於關稅談判尚未定案,萬一開放美國農產品零關稅進口,對彰化、南投、雲林、嘉義等農業縣衝擊很大;但若持反對立場,則又傷害產業競爭力,因此我們需要和中央、國會密切合作,共商對策。
王惠美指出,中央的關稅補助方案,除了受影響產業外,農業、勞工也應有配套措施,這是縣市政府要向中央極力爭取的,讓錢用在正確的刀口上,更要主動協助中央辦理相關事宜, 地方中央一條心,協助產業共度難關。
南投縣長許淑華直言,南投影響最大的是農業與中小型產業,籲中央在談判中維護農業利益,並加速提出產業補助對策,以免民生與就業雙重受創。
許淑華指出,南投是農業大縣,農產品出口美國比例高,包括茶葉、稻米、蜂蜜、蘭花及香菇等。以稻米為例,台灣每年進口美國6萬噸稻米,零關稅配額,超過數量則須徵每公斤45元關稅。她呼籲中央務必維持現行制度,確保稻作產業穩定,維護糧食自主供應安全。
除稻米外,其他穀物如黃豆、小麥、玉米長期以低關稅進口,衝擊國內糧價。許淑華建議,應採總量管制,小部分供國內食用,其餘多元加工成飼料、酒、醋、醬等再出口,並避免增加其他農產品出口美國的關稅,同時限制美國農產品進口數量。
她憂心,美國牛、豬甚至雞肉在關稅爭議下可能進一步開放,「若美牛不再限牛齡及內臟進口,標示又不清楚,對國內產業衝擊巨大。」她主張國產牛肉應標明產地並推動履歷制度,進口美國牛肉須明確標示來源,並逐批進行農藥殘留與衛生檢驗,不合格應退運,防堵問題於境外,讓消費者安心選擇。
圖/南投縣長許淑華呼籲保護農業,南投縣政府提供。
與會的各縣市首長也分享各自轄區內產業的近況,並討論如何與各縣市保持緊密聯繫,加強與中央政府溝通協調,並在會後提出「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因應美國關稅,向中央政府建議之15項解方」,包括「持續談判爭取更低稅率」「穩定匯率支持產業」「支持編列特別預算」「中央減列之地方補助款應盡速回補」「加速普發1萬元」「要求凍漲水電油等大眾民生物價」「保障勞工權益」「保護農業堅守防線」「公開產業清單稅碼」「公開關稅談判內容及交換條件」「協助產業分散海外市場」「補助產業國際參展」「強化產業人才培育」「政府應持續滾動式產業調查及與地方政府溝通對話」和「標示產地總量管制」
項目 | 建議解方 | 內容說明 |
---|---|---|
1 | 持續談判爭取更低稅率 | 支持政府與美方談判,力求稅率低於15%,並針對半導體、晶片等高科技產品的232條款加強協商。 |
2 | 穩定匯率支持產業 | 政府應採措施穩定匯率,降低產業成本風險。 |
3 | 支持編列特別預算 | 應「從寬、從速、從簡」編列特別預算,輔助受創產業。 |
4 | 回補地方補助款 | 應儘速補足地方補助款,避免影響地方財政與對產業之協助。 |
5 | 加速普發1萬元 | 面對水患與關稅衝擊,應儘速發放現金,以安定民心。 |
6 | 凍漲水電油與民生物價 | 政府應抑制基本民生價格上漲,減輕民眾與企業負擔。 |
7 | 保障勞工權益 | 提供就業與生活保障,避免關稅衝擊波及勞工。 |
8 | 保護農業堅守防線 | 糧食安全與國民健康不容犧牲,應畫出農業紅線。 |
9 | 公開產業清單與稅碼 | 盡快公布受關稅影響的產業與稅則編碼,利於因應。 |
10 | 公開談判內容與條件 | 強烈要求政府應立即公布與美方的談判內容、交換條件(如採購、投資、開放項目)及相應配套措施,讓全民和產業了解,而非以「仍在談判」為由拒絕公開。 |
11 | 協助產業分散市場 | 透過海外僑商、台商系統,以及外國政府、經貿組織等管道,積極協助本國產業開拓非美國市場,分散出口風險。 |
12 | 補助參展拓市 | 台中市已動支第二預備金新台幣2,500萬元,支持九大受創製造業(包括機械、自行車、手工具、精密工業等)透過產業公會赴海外參展,爭取訂單。由於中央政府經費更充裕,建議中央政府可參考擴大此方案,補助產業及地方政府加強協助業者出國參展、考察,以達分散市場之目標。 |
13 | 強化產業人才培育 | 政府應推動長期培育人才方案,奠定產業發展基礎。 |
14 | 滾動式產業調查與對話 | 產業受創情況不一,中央應與地方密切合作、隨時修正對策。 |
15 | 產地標示與總量管制 | 要求進口農產品標示產地,並對稻米等實施總量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