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2024下半年全國低度使用住宅佔比達9.79%,創下近6年新高,在六都中以台南、高雄最多。專家分析,台南、高雄的低度使用住宅比例最高,與近年大量重劃區開發、投資客湧入有關;相較之下,雙北地區因居住剛性需求高,因此空屋比例最低。
內政部7月31日公布最新統計顯示,2024下半年全國低度使用住宅數量達91.4萬,佔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79%,佔比創下近6年新高;全國待售新成屋數量,則在2022年後持續走高,2024年第4季首次突破11萬,為統計以來最高點。
OURs都市改革組織政策研究員廖庭輝指出,此數據顯示台灣長期存在的空屋問題並未改善,如今更因市場消化不良與政策效果有限而持續惡化。「從這個趨勢來看,台灣空屋跟房價脫鉤的現象愈發明顯。餘屋數量增加,顯示市場流動性下降,未來幾年情況只會更加嚴重。」
針對待售新成屋首次突破11萬戶,廖庭輝解釋,比對內政部公布的建照、使用執照及開工的數量,可以看到疫情期間房價上漲,吸引建商大量興建住宅,2024年後這些房子陸續完工,但市場需求與資金卻無法完全吸收,導致新成屋庫存持續攀升。
圖/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全國待售新成屋數量創新高,首次破11萬戶。
除了新建案供給過量,金融政策同樣推波助瀾。新青安政策(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政策)下大量資金湧入房市,房價走高形成「恐慌性剛性需求」,許多人擔心如果現在不買房,之後更買不起,因此「預支」未來買房能力,卻未全盤考量負擔能力,被「套牢」在高房價與貸款壓力中。
另一方面,新青安政策下銀行大量放貸,又因借款人在前5年寬限期間內可以只償還利息。銀行收不回本金,房貸水位持續上升,中央銀行遂在去年啟動第七波信用管制(限貸令),限制房貸放款金流。
廖庭輝分析,央行此舉實際上是「信用分配」措施,反映銀行資金吃緊,只能優先放貸給特定族群。換屋族與部分自住需求受抑,讓市場交易更低迷。
從區域來看,六都中台南、高雄低度使用住宅比例最高,雙北最低;全國則以金門、連江縣與偏鄉地區佔比最高。對此廖庭輝分析,台南、高雄近年有大量重劃區開發及產業聚落形成,吸引投資客湧入購屋。但央行限貸令後,這些新開發區的房價首先下跌,投資客無法轉手交易,這些住宅往往轉為閒置;雙北地區則是居住的剛性需求仍強烈,使空屋比例偏低。
內政部最新低度使用住宅佔比(單位:%) | |||
2023下半年 | 2024上半年 | 2024下半年 | |
全國 | 9.3 | 9.3 | 9.8 |
新北市 | 7.3 | 7.4 | 7.5 |
台北市 | 6.8 | 6.8 | 7.1 |
桃園市 | 8.7 | 8.8 | 9.3 |
台中市 | 8.5 | 8.5 | 9.1 |
台南市 | 9.7 | 10 | 10.6 |
高雄市 | 10 | 10.1 | 10.8 |
進一步觀察待售新成屋分布,也可發現其多半位於近年推案量龐大的重劃區,或擁有重大交通建設與人口移入條件的地帶。例如,台南、高雄部分重劃區因科技廠進駐帶動推案,但新成屋未能如期被市場消化;新北板橋、新莊、三重則仰賴交通建設與生活機能支撐,同時有重劃區帶動;淡水則因捷運帶動外溢效應,形成「近市中心買不起、轉向外圍購屋」的趨勢。
至於桃園,多年來為全台人口移入最多的縣市,推案量高居不下,但空屋佔比也長期偏高。廖庭輝指出,從歷年資料來看,桃園區與中壢區長期是全國空屋數最多的地區之一,除了因為投資客囤房,也是因為有些人雖在當地購屋,但因工作或生活重心不在該地,導致房屋閒置未用;或者住宅未經整理,屋主也無意出租或使用。
至於離島、偏鄉空屋佔比高的情形,廖庭輝解釋,偏鄉地區本來房屋數量就有限,只要出現部分閒置住宅,整體空屋佔比就高。此現象也反映了人口外流的現象,隨著少子化與人口往都市集中,偏鄉地區最先受到衝擊,此趨勢在日本、韓國同樣明顯。
從房屋總面積與屋齡來看,小坪數與新屋的空屋佔比最高。20坪以下小宅低度使用比率達18.16%,而屋齡5年以下住宅更有22.91%閒置。這是因為這類住宅總價低、轉手容易,最受投資客青睞,形成閒置住宅來源。
圖/小宅與新屋總價低、轉手容易,最受投資客青睞,形成閒置住宅來源。照片為示意圖,取自Pexels圖庫。
空屋問題惡化,也反映「囤房稅2.0」政策力道不足。廖庭輝直言,囤房稅2.0僅讓多屋族每年增加約3500元至6200元房屋稅,無法迫使屋主出售或出租,反而更可能將成本轉嫁租客。
至於內政部以「包租代管」活化空屋的政策,廖庭輝認為是倒果為因,「空屋為什麼空在那邊?就是講白了,他也看不上你這點租金。你跟他說交給包租代管,他當然不會理你。」
廖庭輝說,台灣目前房價太高,相較之下租金報酬率低,還要管理房屋、租客,房地合一稅的自住優惠也會失去,因此屋主寧願讓房屋閒置並待價而沽。
「應該要先用政策把空屋逼出來,或以稅務優惠鼓勵人願意出租房屋後,等房子釋出後才以『包租代管』政策來做銜接。如果只有包租代款,對屋主來說沒有誘因。」廖庭輝說。
最後,針對內政部以「每月用電量低於60度」作為判定低度使用住宅的標準。廖庭輝認為,此數值一直缺乏科學依據。而根據2020年主計總處普查結果,當時調查出的全國空屋佔比高達18.5%,遠高於內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每月用電量低於60度」的標準並不準確,真實的空屋狀況可能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