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來台旅客回溫卻未達疫前高峰?專家:台灣觀光下一步在這

2024來台旅客回溫卻未達疫前高峰?專家:台灣觀光下一步在這 圖/觀光署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來台旅客達785.77萬人次,較2023年成長21.13%。取自Unsplash圖庫,Vernon Raineil Cenzon攝影。
作者:劉芮菁
日期:2025-08-14

交通部觀光署日前公布2024年來台旅客消費與動向調查結果,統計顯示去年來台旅客達785.77萬人次,較2023年成長21.13%,全年觀光支出達100.28億美元(約新台幣3220億元)。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分析,儘管2024年來台旅客人次有所成長,但疫情後的恢復速度仍落後其他國家,建議可鎖定新南向市場的人口紅利,透過鬆綁簽證與打造區域品牌,推動台灣觀光下一波成長。

觀光署今年8月1日發布2024來台旅客消費與動向調查結果,顯示去年來台旅客達785.77萬人次,較2023年成長21.13%,其中,新南向旅客佔來台人次約32%,是疫情後最大市場。日、韓、港澳也突破百萬人次,歐美旅客亦成長2成。

在觀光支出上,調查顯示,來台旅客平均停留6.98夜,日均消費為182.83美元,較2023年增加16%,換算全年來台旅客觀光支出達100.28億美元(約新台幣3220億元)。

新南向旅客成最大市場,消費力不容小覷

其中,來自新南向旅客的觀光收益達36億美元,佔整體觀光收益36%,為觀光收益主要來源。美國市場排名第二,不僅旅客人次較2023年成長23%,日均消費亦大幅提升近4成,帶入16億美元收益。日本旅客則排名第三,觀光收益達12億美元。

在消費結構方面,來台旅客以旅館內支出費占比最高,達41.71%,其次是旅館外餐飲費(20.43%)及購物費(18.3%)。值得注意的是,疫後旅客支出結構轉變,購物支出下降35%,而娛樂支出反增逾5成。觀光署認為,此趨勢顯示旅客傾向縮減購物,轉而追求深度旅遊體驗。

延伸閱讀

2025高端吃到飽全攻略!全台新開幕Buffet亮點菜色大集合

來台旅客自由行佔比高達88%,到訪景點集中在北部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另外,自由行成為來台旅客的主要旅遊方式,佔比高達88%,與2023年相當,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6個百分點。其中,「未請旅行社代訂住宿地點及機票,抵達後未曾參加旅行社行程」占比達75.16%,較2023年增加2.3個百分點,較2019年增加43個百分點。

旅客到訪景點部分,仍以「夜市」、「台北101」與「西門町」為主,且北部交通便利、景點密集,捷運成為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顯示北部具旅遊優勢。不過,各地區吸引旅客的活動略有不同:北部按摩指壓、中部生態旅遊、南部水域活動、東部泡溫泉浴。

此外,來台旅客參加活動前三名為「購物」、「逛夜市」、「參觀古蹟」,對台灣最具深刻印象的是「美食佳餚」、「逛夜市」及「自然風光」,最喜歡景點為「日月潭」、「九份」、「淡水」。

台北市的西門商圈仍是外籍旅客喜歡的景點之一。取自台北旅遊網。圖/台北市的西門商圈仍是外籍旅客喜歡的景點之一。取自台北旅遊網。

延伸閱讀

【城市觀點】高雄飯店接連歇業,是觀光不景氣,還是被迫轉型?

觀光學者:中國、日本旅客減少,使台灣尚未恢復亦前水準

黃正聰分析,雖然2024年來台旅客總數比2023年增加,但距離疫情前仍差約3至4成,台灣是少數尚未完全恢復疫情前水準的國家之一,主因在於中國旅客減少約200萬人,日本也少了近百萬人。歐美市場與部分新南向市場雖有補上,但不足以填補亞洲主要客源的落差。展望2025年,他預估成長幅度可望達5%至8%,旅客總數約在850萬人左右。

針對自由行佔比大幅上升的現象,黃正聰解釋,是受到中國團客減少所致,由於中國團客行程緊湊且集中購物,且有炫耀性消費動機;而自由行旅客攜帶較為不便、購物動機與金額相對較低,也導致購物支出佔比下降。

新南向市場具人口紅利,應在政策上積極把握

綜觀來台旅客趨勢,黃正聰指出,新南向市場具人口紅利與成長空間,應該積極把握。台灣在新南向政策推動前,除新加坡、馬來西亞免簽而來台旅客較多外,其他東南亞國家來台人數普遍不到10萬。近年在政策推動下,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尼等國人數大增,合計約200萬人次。

黃正聰建議,若要吸引新南向旅客來台觀光,簽證是很大一項因素。例如,越南是新南向國家中最具潛力的市場,但台灣沒有對越南旅客開放免簽證,是非常可惜的事。

「我們政府躊躇不前,他們可能覺得很多越南人來台會滯留、打黑工,又提不出好的管理方式,就乾脆把門關起來。」黃正聰說:「應該要大膽開放,有效管理。」

延伸閱讀

2025暑假最新10000元旅遊補助!高雄出發申請資格文件一次看

來台旅客集中北部,應發展區域品牌、強化交通路網

另外,由於來台旅客仍集中在北部,使其他縣市獲取的觀光效益有限。黃正聰也建議,其他縣市應該強化交通基礎建設與區域串聯,發展北、中、南、東四大區域的旅遊品牌,並改善機場與大眾運輸的整合情形,提升旅客在台旅遊的便利性。

黃正聰以越南為例指出,台灣旅客現在知道越南有北越、中越、南越、富國島,同一個國家可以去玩四次。台灣如果主打台北,旅客只會來一次。但如果台灣有北、中、南、東四大品牌,就可以吸引旅客重複來台觀光。

黃正聰說:「我們非常需要經營區域旅遊,從機場建設做起,讓各縣市的運輸網絡更健全。」

 觀光署則指出,觀光署為均衡區域發展,積極打造各區優質觀光景點,並推動台灣美食展、台灣好湯(溫泉美食嘉年華)及《台灣米其林指南》,吸引國際旅客來臺深度體驗在地料理之鮮美及人文底蘊,感受與土地連結的多元文化魅力。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光旅遊政策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義大世界怎贏麗寶成全台最強遊樂園?苗栗這家衝第3嚇壞劍湖山
花蓮不只山海觀光面國際!數位iDMAT如何成台灣防災新標竿?
金門不只是觀光島!年輕人超敢生全因教育友善新典範
劉芮菁

劉芮菁

遠見、城市學記者兼議題策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