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產業用AI最積極?104調查4成員工早「安靜離職」主管沒發現

哪個產業用AI最積極?104調查4成員工早「安靜離職」主管沒發現 圖/取自pexels。
作者:王筱慈
日期:2025-08-21

AI已普及於職場中,104人力銀行發布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調查了企業內部安靜離職和使用AI的狀況。其中,有80%八年級後使用過生成式AI,七年級54%、六年級38%、四五年級22%,比例隨年齡增長遞減。各個世代和產業,使用AI的方式也不同。另外,有職場工作者有45%曾安靜離職,並有38%認為主管會忽視部屬安靜離職的行為。

35%七年級預計未來擴大使用AI最積極,知識密集服務業最常使用 

104人力銀行日前發布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中指出,在職者半數以上使用過生成式AI,八年級後有80%,七年級54%、六年級38%、四五年級22%,其中男性使用的比例較高。

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圖/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

最常使用三大情境為47%文檔編寫(如PPT、校正email等)、44%報告生成、25%創意設計;當使用過AI後,七年級生最積極35%計畫擴大使用,八年級後27%緊追在後。

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圖/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

不過也有小部分職場工作者考慮減少AI使用,主要原因為31%數據隱私與安全問題、25%準確性低、16%主管或公司高層不接受。

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圖/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然而,AI是否已經開始取代部分職缺?104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表示,雖然過去美國曾將會計、客服、不動產仲介、律師列為AI衝擊高的職業,但台灣尚未出現明顯裁撤潮,反而更在徵才標準上,增加需要會使用AI技能等基本要求。

鍾文雄指出,使用AI已成為職場工作者必備能力,還是鼓勵職場工作者使用AI,企業需建立心理安全與開放的態度,讓員工不必擔心被AI取代,同時提供AI學習資源、培育企業內部AI專家,並可舉辦公司內AI創新應用競賽,激發員工使用AI意願。

鍾文雄也說明,目前最常使用AI的產業類別,包括電子資訊業,軟體業,第二名為半導體產業,然後第三名是製造業。製造業最常用在AI智能製造上,這部分他們做得比較多,第四名則為電子商務員。

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人資F.B.I調查報告》圖/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人資F.B.I調查報告》

104人力銀行發布的《人資F.B.I調查報告》中也顯示,500 人及以上規模、知識密集服務業有使用 AI 工具的比例較高,像是軟體及網路相關業、金融機構及其相關業、投資理財相關業、保險業、 出版業、藝文相關業、廣播電視業、廣告行銷/傳播經紀業、法律服 務業、會計服務業、顧問/研發業、醫療服務業、建築規劃及設計業、 教育服務業、電信服務業.......等。

50人及以上規模與一般服務業亦常應用在「生成推薦信或介紹信」、製造業為「提供課程的 培訓計劃」

世代AI用法不同!求職者準備好真實案例、證照才能從「AI履歷」突圍

鍾文雄也觀察到,不同世代使用AI的模式也不同,年輕世代幾乎完全依賴自動生成的內容;但是年紀愈高的使用者,多半會以AI生成草稿,再透過自己的思緒、腦力重新調整架構和內容。

不過隨著生成式AI普及,求職者大量使用AI撰寫履歷,在面試時,到底該不該說明自己有使用AI工具輔助工作?鍾文雄指出,透過AI能讓履歷更完整,企業確實需花更多時間辨識人才真實能力,但面試官「閱人無數」,最終錄用關鍵仍在證照與技能。尤其許多情境式面談,會問到深入的事實真相,像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執行中怎麼克服困難,這種細節無法靠AI生成。

鍾文雄也提醒,面試者可以將故事性回答或是真實案例準備好,以過往經驗令面試官印象深刻,才能脫穎而出。

104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發布2025年《人資F.B.I調查報告》,王筱慈攝影圖/104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發布2025年《人資F.B.I調查報告》,王筱慈攝影

4成員工認為主管忽視安靜離職行為!

另外,104人力銀行發布的2025《員工C.E.O調查報告》,也針對近年來盛行的「安靜離職」現況調查,調查指出,職場工作者有45%曾安靜離職,並有38%認為主管會忽視部屬安靜離職的行為。新世代重視的工作價值,8年級後首重工作與生活平衡,16%轉換工作原因為工時過長,比例為各世代最高,且面試時更在意主管態度,重視程度甚至超越實際洽談薪資。

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圖/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指員工「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不主動承擔額外工作或額外投入心力」。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發現,45%在職者自認曾進行過安靜離職,其中男性比例高過女性、年紀越輕的比例越高,而無論從主管或同事的視角,都有超過55%觀察過身邊同事曾安靜離職。

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圖/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

當發現安靜離職,主管常見的處理方式有70%進行一對一交談、60%調整其工作內容或責任、43%提供更多的支持與資源,共有92%主管自認有採取積極行為因應,但在同事眼裡38%認為主管會忽視安靜離職的行為。

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圖/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

有趣的是,多數主管是從工作表現下降(27%)、情緒或態度有顯著變化(33%)等徵兆察覺員工「安靜離職」中。然而,從同事者視角,有46%的人都認為其他同事一直都有安靜離職的行為,只是主管沒有發現。

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圖/取自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

104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則建議,會安靜離職者可能是找不到工作目標,在進行交談時,可給予明確的職涯發展方向,調整工作內容或責任,可思考如何提升員工的參與感、對工作的認同感,提供更多支持與資源,可著重公平的獎勵制度激勵員工。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就業人才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舒活青年」暴增不搞安靜離職!這群年輕人吃喝玩樂照安心存錢
安靜離職3解方!創業家授「偷20%工作力氣」做這種事找回熱情
脫北者可塞滿3座小巨蛋!台北市半年淨遷出3.3萬,人跑去哪了?
王筱慈

王筱慈

《城市學》數位內容營運主編。關注城市治理、地方發展和縣市旅遊議題。數位專題報導曾獲第46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聯絡信箱:shudi0624@cwgv.com.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