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花蓮縣府觀光處長余明勲親口證實,這一條由韓國可依航空(Aero K)執飛的航線,每週將固定提供兩班,並安排於週四與週日,讓飛往花蓮的航班於韓國仁川機場上午11點30分起飛,在下午1點10分抵達;而花蓮飛往仁川的航班,則於下午2點10分出發,於傍晚5點40分抵達。
圖/韓國仁川廣域市(簡稱:仁川)一景。取自Unsplash。攝影者Daniel Bernard。
這樣的時刻設計,其實頗具巧思。一方面,其精準迎合了國際旅遊市場的需求,讓「週四出發、週日返程」的短期行程成為可能,特別適合上班族或學生族群安排小旅行。
另一方面,也實實在在回應了花東居民長年來的交通痛點。因為過去居民若想出國,往往得先舟車勞頓前往台北或高雄機場,再搭乘國際航班。而如今有了直航,不僅大幅縮短轉機與候機時間,更實質提升了東岸居民整體出境旅遊的便利性。
其實,關於花蓮這項直航計畫,並非地方政府的臨時起意,而是花蓮縣府長期布局的成果。2025年5月,花蓮縣府即與Aero K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攜手積極推動兩地的觀光合作,並敲定於11月推動實際航班。
對此,花蓮縣長徐榛蔚與相關單位不僅樂見其成,還特別強調,直航除了便利地方民眾出國,更渴望吸引大批韓國旅客直接抵達花蓮觀光,親身感受太魯閣、七星潭等東部自然景觀,同時也深入體驗台灣獨有的原住民文化,展開道地美食風味之旅與山林步道健行行程。
圖/花蓮砂卡礑步道山谷。取自花蓮觀光資訊網。
與此同時,數據也凸顯初韓國市場之於台灣觀光的重要性。如根據交通部觀光數統計,2025年1至4月,台灣入境旅客累計達287萬9961人次,較2024年同期成長了約8.3%。其中,日本以超過46萬人次穩居最大客源國,韓國則緊追在後,達39萬人次。
加上,近年「台灣感性」一詞在韓國社群爆紅,掀起一波風潮,不僅本土美食深受韓國人喜愛,新舊交融的街道與溫暖人情更屢次成為最佳宣傳。
更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許多韓星來台舉辦演唱會和見面會,甚至在閒暇之餘旅遊、拍攝作品,通通也進一步帶動韓國旅客來台的興趣。故此次韓國航班直飛花蓮,讓韓國遊客第一站就踏上東部,勢必能更直接體驗花蓮的獨特魅力。
圖/花蓮直飛韓國仁川的航班確定於2025年11月13日首航。取自臉書「花蓮航空站免稅店」。
循此,余明勲也進一步指出,韓國來台旅客人數正逐漸超過日本,充分顯見韓國市場極具開發潛力。同時,他還以花蓮直飛香港為例,提到港客平均停留5天4夜,故此次期盼韓國旅客也能延長停留時間,帶動花蓮更多住宿與消費。
另一方面,花蓮旅宿、餐飲及農特產品業者同樣看好,直呼直航開通定將能為地方帶來穩定的國際客源,提升住房率之際,也將帶動整體產業的收益。
而該消息一曝光,網友反應更是熱烈,許多人紛紛留言「韓國人也能直飛花蓮,這很好」「恭喜花蓮,促進觀光交流很棒」。同時,亦有不少人敲碗從花蓮直飛日本。
圖/日本大阪一景。取自Unsplash,影者Robby McCullough。
循此,余明勲同樣出面回應,指出花蓮縣府的確已在跟日方完成初步洽談,無奈因航空公司仍需考量飛機調度、航權申請與市場需求等問題,所以確切開航時間尚未拍板。
不過花蓮縣府充滿自信,提到若未來「花蓮-日本」航線開闢成功,除了勢必會成為東部居民出境的重要選擇,還將吸引日本遊客從東京、大阪等地直飛花蓮,省去經台北轉乘的麻煩。
而且一旦花蓮直飛日本的航線落實,東北亞主要客源市場就會慢慢形成完整連結,這對花蓮來說,非常有機會成為外國旅客進入台灣的另一座國際門戶,為地方經濟注入更強勁動能。
換言之,這條航線不只是交通便利的突破,還象徵花蓮在疫後、強震後重新走向國際的城市韌性,在兼顧居民便利與旅遊發展下,藉由空中交通突破重建的考驗,為地方產業與經濟發展再次創造新契機。
只是,直航雖然能為花蓮打開通往世界的大門,卻有另一個問題值得思考,即吸引外國旅客飛抵花蓮之後,他們是否會因往返台北不便而卻步?
畢竟對許多海外遊客而言,台灣這座寶島,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安排旅程往往不會僅限於單一城市,而是希望在有限時間內,同時體驗東部的自然景觀與西部的都市文化。
然而,當前從花蓮前往台北,目前主要仰賴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為鐵路與公路。儘管東部幹線的風景優美,可車程動輒需花費2至3小時,遇到假日或旺季更常一票難求。這樣的時間成本,對於行程緊湊、習慣在短時間內移動多地的國際旅客而言,似乎在交通銜接上,未必真正符合期待。
圖/取自臉書「交通遊記」。
換句話說,花蓮直航雖解決了「如何飛進來」的一部分問題,但「如何順利轉往台北、高雄等城市」,仍是旅遊體驗中不容忽視的缺口。
如外國旅客在抵達花蓮後,發現要前往繁華六都參與活動、購物或轉機並不容易,這條航線的吸引力便可能大打折扣,遲遲未能改善的東部交通瓶頸,恐讓「台灣感性」的熱潮反而成為國際旅客口中的「台灣感傷」。
因此,除了開通航線外,中央到花蓮縣政府也許更應同步強化與西部的交通連結,例如提升鐵路運能、加快東部快鐵建設、改善道路運輸服務等。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將「國際門戶」的串連角色發揮到淋漓盡致,促使外國旅客願意從花蓮進入台灣,並延伸探索全島各地,實現觀光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