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導,案發時間約在10月19日上午9點30分,正值遊客陸續入場。犯案地點為館內最華麗的「阿波羅畫廊」(Galerie d’Apollon),該區收藏法國王室珠寶與皇冠鑽石。
事發後,法國內政部長努涅斯(Laurent Nunez)特別對外說明,兩名竊賊是騎乘機車抵達現場的,另外兩人則藏身於載有伸縮梯的貨車中。
圖/法國羅浮宮館內一景。取自Unsplash。攝影者Diogo Fagundes。
整體來看,歹徒四人均穿著黃色反光背心與安全帽,偽裝成施工人員。同時,他們以梯子攀入畫廊窗戶,使用手持圓盤切割機與電鋸破壞窗戶與展示櫃,全程僅7分鐘,行動迅速而精準。
據此,法國文化部形容,竊賊是以「極快且暴力」的方式闖入,因此在過程中曾觸發警報,5名保全便立即啟動應變機制。無奈,竊賊隨即逃逸,但也所幸無工作人員受傷。
圖/法國羅浮宮館內一景。取自Unsplash。攝影者Alicia Steels。
又根據法國BFM電視台的畫面可知,當時一名身穿黃背心男子撬開展示櫃,現場遍地都是玻璃與金屬碎屑。稍後,警方還在羅浮宮外,發現遭砸毀並棄置的歐仁妮王冠(Couronne d’Eugénie),研判是遭竊賊逃亡時遺棄。
此外,法國文化部還進一步證實,失竊文物除歐仁妮王冠外,更包含:瑪麗.艾蜜莉皇后(Queen Marie-Amélie)與奧坦絲皇后(Queen Hortense)藍寶石首飾套組中的頭飾、項鍊與耳環;瑪麗.路易莎皇后(Empress Marie-Louise)的祖母綠鑽石項鍊與耳環;以及尤金妮皇后(Empress Eugénie)的一枚聖物胸針、一頂頭飾和她著名的大型蝴蝶結胸針。
對於羅浮宮遭竊事件,努涅斯強調,羅浮宮已暫時閉館,以保存現場並配合調查,疏散過程中未發生意外。只是他坦言,事件暴露出「文化遺產保安系統的重大漏洞」,並要求全國博物館全面檢討安全機制。
事發地點: 羅浮宮德農館的阿波羅長廊(Galerie d'Apollon)
被盜物品: 法國王室過往所珍藏的9件珠寶,其中1件已尋回但嚴重損毀
歷史意義: 這些珠寶不僅價值連城,更是法國皇室歷史的重要見證,包含拿破崙一世和拿破崙三世時期的重要珍品
調查進展: 羅浮宮正與警方合作進行調查,希望能追回這些無價的歷史珍寶
事實上,羅浮宮的安保問題早有前例。前館長侯森貝格(Pierre Rosenberg)早在1998年畫作失竊時便警告保全不足;而現任館長德卡爾(Laurence des Cars)也於2021年要求警方稽核安全。
循此,法國文化部長達蒂(Rachida Dati)更透露,館方僅在「幾周至幾個月前」才提交改善建議,部分措施尚未完全落實。
圖/法國羅浮宮館內一景。圖為世界名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取自Unsplash。攝影者Francesco Zivoli。
而法國羅浮宮工會方面則指出,問題癥結在於人力長期的縮編。這一點,透過資料顯示亦可發現,羅浮宮在過去15年間,足足減少了約200個全職職位,即使參觀人數屢創新高,保全卻嚴重不足。2025年6月,還曾遇員工短暫罷工,抗議人手短缺,讓巡邏形同虛設。
同時,法國巴黎副市長貝利亞爾(David Belliard)也批評,員工早在數月前警告安保漏洞,卻屢遭館方與文化部忽視,直言「這起竊案並非偶然,而是管理怠忽的結果」。
Les images du cambriolage du Louvre (document BFMTV) pic.twitter.com/FciPpaXTMA
— BFMTV (@BFMTV) October 19, 2025
面對輿論壓力,法國總統馬克宏已在2025年宣布,正式啟動9.3億美元整修計畫,並預計在2031年前完工。
羅浮宮的工程上,除了將新設入口與《蒙娜麗莎》專屬展廳外,還會導入「安全總體方案」與次世代監控系統。工會呼籲政府確保預算真正用於安防,而非僅著眼觀光動線。
圖/法國羅浮宮外觀一景。取自Unsplash。攝影者Nirmal Rajendharkumar。
綜觀上述,羅浮宮此次被竊,共有4名竊賊持電動工具闖入,奪走8件王室珠寶後逃逸。這起事件,可被視為自1911年《蒙娜麗莎》失蹤以來最震撼世人的竊案,不僅重創羅浮宮形象,更再度掀起外界對法國文化資產安全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