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近期全台各地都有藝術季活動。照片為新北濕地藝術季展出作品:由藝術家李蕢至創作的《棲種之所》。新北市政府提供。 藝術不只在美術館,也在濕地、老城街巷或城市角落。入秋後的台灣迎來最適合親近藝術的季節,各地藝術季陸續展開,以展演、影像、聲音與裝置帶出土地、環境與城市的故事。《城市學》精選近期六大重點藝術季活動,包含展期亮點、地點與必看推薦。有些展期已在悄悄倒數,有興趣的民眾不乏把握秋季尾聲,跟著藝術家的腳步探索自然與日常。
近期全台藝術季活動一覽
2025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自然作為一個解方
2025新北濕地藝術季|種籽之旅
2025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半透明城市
2025新竹香山濕地藝術季|海來說
2025故宮亞洲藝術節——南洋月|CoEX :共存
2025馬祖國際藝術島|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

今年迎來第20屆的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以「20/25看見關渡,自然作為一個解方」為策展主題,象徵回顧過往成果,也面向環境的未來變化。策展人廖柏森邀請過去曾參與藝術季的國際藝術家回到關渡再創作,包含來自立陶宛、美國與韓國的藝術家,期待以作品回應濕地生態的變化與挑戰。
關渡自然公園近年積極升級園區環境設施,並獲得國際濕地聯盟「星級濕地中心獎」。園區強調無障礙參與與生態保護,並規劃濕地導覽、親子手作課程、講座與小劇場演出,讓造訪民眾在學習中享受自然的呼吸脈動。
展覽資訊
展期:2025年9月14日至12月31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7:00(週一休園)
地點: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近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 關渡站)
| 票種 | 類別 | 票價 | 資格/說明 |
|---|---|---|---|
| 單次 | 全票 | 60元 | 一般民眾 |
| 團體票 | 40元 | 30人以上之團體(請集體入園) | |
| 優待票 | 30元 |
| |
| 免購票 | - |
| |
| 年票 | 單人票 | 200元 | 一年內不限次數入園(個人卡200元、雙人卡350元、家庭四人卡600元) |
| 雙人票 | 350元 | — | |
| 四人票 | 600元 | — |
小提醒:
園區全面禁菸、禁止攜帶寵物、自然中心內請勿飲食,請共同維護濕地生態,勿進行干擾自然體驗(觀察)及破壞性之行為,如:放風箏、騎腳踏車、滑板車、直排輪、攜帶寵物、吹泡泡、氣球、各式球類、帳篷、攀折花木、網鳥、釣魚、放生、餵食野生動物等。

邁入第六屆的新北濕地藝術季,今年以「種籽之旅」為主題,象徵濕地生命的延續與再生,也象徵藝術在城市生態中的扎根。藝術季活動結合藝術策展、環境教育與社區參與,邀請台灣、墨西哥與馬來西亞藝術家與青年創作者共打造14件作品。
本次展出的作品多以自然素材製作,如《棲種之所》以竹編打造圓形庇護空間,象徵種子的孕育與覺醒;《年輪之脈》透過種子曼陀羅共創活動,紀錄生命成長軌跡;還有以城市環保議題發想的《種籽的幾何學》,引導觀者從多角度理解濕地價值。
展覽資訊
展期:2025年10月4日至11月4日
地點:板橋新月橋下‧新海二期人工濕地

桃園作為多族群的城市,今年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由策展人李惠美與吳思鋒以「半透明城市 Seen & Unseen」為主題,聚焦在當代城市中被忽略、模糊或被過度觀看的生活界線。藝術節將展演空間延伸至街區與生活角落,讓日常也能成為藝術舞台。
藝術節規劃三大策展架構:「亞際之窗」、「邊界之越」與「伏流之身」,從國際視野、跨域展演到在地耕耘,一次看遍城市文化能量。首場開幕由日本結城座《變身》揭幕,融合懸絲傀儡與身體語言,帶來獨特劇場體驗。澳門《影的告別》與FOCASA馬戲團《解憂快餐車》也將接力演出。包括移工議題、身障者參與的表演人權展演,以及從青少年戲劇耕耘的作品,都呈現桃園藝術的包容與在地深根精神。
展覽資訊
展期:2025年10月25日至11月23日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中壢藝術館、米倉劇場等

新竹香山濕地藝術季今年以「海來說 Once Upon a Time」為主題,從濕地潮汐與居民記憶汲取創作靈感,邀請台法藝術家共同創作,讓人透過聲音、影像與裝置走進濕地故事。
今年香山濕地藝術季共展出5件藝術作品。《潮與巢》以竹子與蚵殼構築於潮間帶,高潮時倒影形成圓形象徵天地合一;《漂浮在海上的故事》採集居民生活聲響轉化為沉浸式聲音景觀;《裁判椅》以改造的高椅引導觀者思考高度與權力視角。
作品也走入社區與生活,例如《2025香山肖像・群像》以居民肖像連結地方情感,《候》則以休憩平台象徵遷徙與期盼,讓觀眾與土地節奏同步呼吸。
展覽資訊
展期:2025年10月9日至11月9日
地點:香山濕地、海山漁港、賞蟹步道等

近日於故宮南院舉行的「2025故宮亞洲藝術節—南洋月」策展聚焦海洋東南亞文化,以「CoEX——共存(Co-existence)」為核心概念,帶領觀眾踏上一場橫跨歷史與海洋的文化遷徙之旅。
本次藝術節與南部院區推出的特展《抵岸:海洋東南亞的文化交會》相互呼應,展出地圖、文獻、器物、織品等珍貴文物,呈現東南亞作為海上樞紐,吸引阿拉伯商旅、鄭和船隊與歐洲勢力往來交會的歷史脈絡。展覽從「候風之港」到「靈性之器」,再到族群文化共構的「競逐之海岸」,揭示港灣與航道如何串起海陸文明。
活動期間主辦單位亦推出超過25場文化體驗,包含皮影戲、沙貝琴演出、雨林聲景樂舞、南洋服飾與童玩體驗,以及解謎闖關遊戲「南洋探險隊」等,讓觀眾在視覺、聽覺與味覺之間感受南洋風情。
展覽資訊
南洋月主題特展
展期:2025年10月4日至11月2日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1F、2F大廳
「抵岸:海洋東南亞的文化交會」特展
展期:2025年10月4日至2026年1月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S101展廳
| 票種 | 票價 | 適用範圍/說明 |
|---|---|---|
| 參觀券 | 150元 | 一般觀眾(不分國籍)。 |
| 敬老優惠 | 0元 | 65歲以上者(本國籍)假日免費。 優惠期間:114年1月1日至114年12月31日止。 |
| 免費 | 0元 |
|

邁入第三屆的馬祖國際藝術島橫跨四鄉五島,是全台最大跳島藝術盛事。今年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從漁業黃金記憶到冷戰地景,以藝術串起地方認同與國際對話。
展出作品以「島嶼的馬祖」「前線馬祖」「海洋的馬祖」三大主題展開,場域遍及軍事據點、海岸景觀、聚落與日常空間。例如在北竿軍魂電廠策畫《軍魂1975時間美術館》,透過跨時空展演追索戰地記憶;在南竿舊體育場展出日本藝術家柳幸典《哥吉拉計畫2025》,反思人類文明與海洋能量的角力。
以藝術介入地方的方式也十分多元,包括乘著「黃魚公車」移動觀展、走入舊營舍書寫未寄出的信、在海堤上與裝置對話海島的自我定位。藝術節亦招募在地居民與國際旅人共同參與,讓藝術真正成為建立面向未來的文化大網。
展覽資訊
展期:2025年9月5日至11月16日
地點:連江縣四鄉五島多處展區
小提醒:旅遊時須視作品預約,或搭乘特定交通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