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人專欄 】

清代台灣最後行政區的精神延續!未竟的苗栗縣城命名典故為何?

清代台灣最後行政區的精神延續!未竟的苗栗縣城命名典故為何? 圖/苗栗確定設縣後,同時籌建相當於城池守護神的城隍廟。苗栗城隍廟建於1889年,並在1912年遷至今日南苗菜市場內現址。普通人攝影。
日期:2025-10-31

清帝國治台期間,行政區劃經過多次調整。起初鹽水溪以北沿海地區均屬諸羅縣,接著分出彰化縣與淡水廳;爾後因應經濟重心北移,淡水廳又與噶瑪蘭廳合併升格為台北府;公元1889年,台北府轄下的新竹縣南部再被劃出,而另立苗栗縣。然而僅6年之後台灣便割讓日本,苗栗成了清帝國在台設置的最後一個行政區。

猫裏社:苗栗之名的由來 

在過去尚未有漢人大規模入墾時,位於現今苗栗縣中部的後龍溪流域,主要為道卡斯族「後壠五社」的生活領域,而後龍溪中游的河谷平原,則居住著後壠五社的猫裏、嘉志閣兩社。南邊的猫裏(Bali)原意乃指平原,而北邊的嘉志閣(Kalika)一說表示河邊沙地之意。

18世紀後大批漢人湧入台灣,入墾足跡從沿海逐漸往內陸深入,猫裏社和嘉志閣社也不可避免地成為目標,或巧取豪奪,或買賣租賃。兩社族人一部分離開家園,遷至後龍溪東岸的二岡坪和沙坪(今明德水庫一帶);另一部分則移往更上游的南勢定居,並且合併成為貓閣社,也就是南勢社區的前身。現今南勢社區的許多居民,都是貓閣社漢化或與客家族群通婚的後裔。

猫裏社與嘉志閣社的故地,到了19世紀初便已形成相當規模的漢人聚落,且以客家為最大宗。由於聚落是從猫裏社為核心擴張,因此沿用其名;直到正式設縣,又將名字改成較為典雅的「苗栗」,承襲至今。

今日的南苗菜市場一帶,是過去猫裏客家聚落的核心地區。普通人攝影。圖/今日的南苗菜市場一帶,是過去猫裏客家聚落的核心地區。普通人攝影。

苗栗縣城的有形遺產 

在苗栗設縣以前,後龍溪流域的沿岸聚落裏頭,以後壠(今後龍鎮)聚落發展最為繁榮,然而清廷卻選擇了猫裏作為縣治所在。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首先是考量台灣因開港而造成的變化,樟腦與茶葉成了重要出口產品,而兩者又只能在山地丘陵種植生長,因此相對深入近山的猫裏,較適合作為物流的集散;再者猫裏所在的河谷平原人口密度較小,未來有足夠的腹地可供發展。

當時苗栗的首任縣令林桂芬,下令在猫裏聚落以北的農村籌建縣城。先是以刺竹暫代城牆進行圈地,並陸續建設城隍廟與縣衙等建築,期間先以文昌祠權充臨時縣衙使用。

然而歷時數年,建設經費仍未到位,導致進度緩慢。隨後遇上甲午戰爭爆發,清廷落敗並將台灣割讓日本,只得停擺;又因日治時期引入近代化思維,舊有中國式城池的都市規劃已不符需求,苗栗縣城就此胎死腹中。

因苗栗縣城而誕生、直至今日依然香火鼎盛的城隍廟,與短暫作為苗栗縣行政中樞的文昌祠,均為苗栗縣城興建歷史的重要見證。

苗栗文昌祠建於1885年,並在1985年時列入苗栗縣縣定古蹟。普通人攝影。圖/苗栗文昌祠建於1885年,並在1985年時列入苗栗縣縣定古蹟。普通人攝影。

苗栗縣城的精神延續 

進入日治時期,苗栗經歷過數次改制,行政中心也遷回較為繁榮的苗栗聚落;後來開始興建縱貫鐵路,苗栗車站則設置在原苗栗縣城以北的區域,得以迅速發展。現今苗栗市中心大致呈現南北向的狹長形狀,便是因此而來,並進一步衍生出北苗、中苗、南苗這樣約定俗成的非官方次分區。

三個分區並沒有明確的界線,大致上以過去猫裏聚落為主的商圈為南苗,苗栗車站周邊則為北苗,而中苗就在兩者之間的過渡地帶。

隨著台灣進入國民政府時代,並於1950年二度設縣後,又將縣政府遷往中苗地區。現今苗栗縣政府的辦公大樓,正好鄰近原苗栗縣城的縣衙舊址。兜兜轉轉超過半個世紀,又回到了最初清末苗栗設縣的藍圖。雖然嚴格來說,苗栗縣城從未實質存在,但最終又以另一種形式死而復生,由此見證歷史的巧妙。

苗栗縣城的縣衙於1896年拆除,並改建為苗栗國語傳習所,即今日苗栗建功國小的前身。普通人攝影。圖/苗栗縣城的縣衙於1896年拆除,並改建為苗栗國語傳習所,即今日苗栗建功國小的前身。普通人攝影。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文化復興苗栗縣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雙峰筆架現文光!苗栗銅鑼老街為何充滿血性、義氣還有才子多?
一言不合就開打!苗栗竹南中港社百年水劫靠「祭江洗港」鎮魂?
入祀台北孔廟唯一大神!「北台文宗」陳維英過去是敗家頑童?
Somebody Sue/普通人

Somebody Sue/普通人

喜愛歷史、閱讀、創作的一介普通人,特別專攻三國歷史、香港電影以及日本文化,著有《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的三國史》一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