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人專欄 】

雙峰筆架現文光!苗栗銅鑼老街為何充滿血性、義氣還有才子多?

雙峰筆架現文光!苗栗銅鑼老街為何充滿血性、義氣還有才子多? 圖/1935年發生的中部大地震,造成銅鑼老街毀滅性的傷害。從此沒落。如今老街已是樸實無華的一般社區。普通人攝影。
日期:2025-10-31

位於苗栗縣中南部的銅鑼鄉,由於過去地理位置鄰近泰雅族的獵場,是清代「番界」的最前線,因此也成了漢人深入內山拓墾的基地。19世紀初,銅鑼就已形成以客家族群為主、並頗具規模的商業聚落。縱使老街歷經天災與商業重心轉移,留下的實質歷史遺跡並不多,但其所累積的學術風氣,卻隱隱然影響台灣至今。

台灣也有個「銅鑼灣」

銅鑼在最初清代漢人入墾建庄時,正式的名稱為「福興」,至今老街原址仍保留了福興村的行政區劃。至於銅鑼之名,則是從地形發想而來。

老街所在的河階台地,除了東面有後龍溪流經之外,其餘三面皆有山脈圍繞,形似銅鑼;加上東面的後龍溪河段為曲流,有如月牙一般,因此銅鑼更早的名稱為「銅鑼灣」,與香港島的精華商圈銅鑼灣,有著饒富趣味的同名之誼。

另外聳立在銅鑼老街東南方的山脈,有著突出的兩座山峰,故名「雙峰」。從山腳下仰望的「雙峰凌霄」氣勢恢弘,也是清代的「苗栗八景」之一。又因雙峰並立的樣貌形似筆架,因此也有筆架山的別稱。

就如同《苗栗縣歌》當中一句「雙峰筆架現文光」那樣,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定數,銅鑼在這近200年間英才輩出,亦產生了許多為後人津津樂道的美談。

雙峰山過去是銅鑼的重要象徵,以山勢峻峭聞名,在日治時期更有「苗栗富士」的美譽。取自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圖/雙峰山過去是銅鑼的重要象徵,以山勢峻峭聞名,在日治時期更有「苗栗富士」的美譽。取自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

孕育文人與烈士的風水寶地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銅鑼的文風之始,當屬清代北台灣「淡水五子」之一的舉人吳子光。吳子光是在廣東出生的客家人,他在20歲那年遠渡重洋來到台灣,並定居銅鑼。

吳子光在雙峰山的山腳下結廬,建立私塾「雙峰草堂」傳道授業,教育銅鑼在地子弟。吳子光中舉後更加聲名鵲起,不僅參與北台灣地方志《淡水廳志》的編撰,後來也受台中望族神岡呂家之邀講學,成為台灣中北部的文人領袖。

吳子光桃李滿門,其中一位得意門生便是大名鼎鼎的丘逢甲。丘逢甲在銅鑼出生,也是清代台灣第三位出身苗栗的進士;吳子光另一位同樣出身銅鑼的門生李祥甫,在台灣進入日治時期後,參與創建以振興漢學為宗旨的詩社「栗社」,並長年擔任評點指導成員作品的「詞宗」。

另外與徐驤、姜紹祖齊名的客家抗日領袖吳湯興,也是銅鑼子弟。在1895年日軍登陸台灣南下之際,吳湯興組織義軍奮命力抗,最終與徐驤在彰化八卦山一役壯烈成仁。

銅鑼天后宮創建於1845年,是老街的主要信仰中心,吳湯興曾率領抗日義軍在此舉行誓師儀式。普通人攝影。圖/銅鑼天后宮創建於1845年,是老街的主要信仰中心,吳湯興曾率領抗日義軍在此舉行誓師儀式。普通人攝影。

從毛筆到手術刀 

吳子光在1883年逝世之後,其在銅鑼的門生繼承過去雙峰草堂的理念,成立了「雙峰會」。隨著台灣進入日治時代,仕紳子弟無法再以考中科舉為人生志向,因而順應社會潮流轉換跑道,這也讓銅鑼雙峰會出現許多醫界人才。例如後來擔任台大醫院校長的婦產科權威邱仕榮,以及在銅鑼當地開業行醫,造福鄉親超過一甲子的劉肇芳醫師。

劉肇芳的千金劉慕沙是台灣當代著名的日本文學翻譯家,而其外孫女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姐妹,亦分別在電影、文學以及生態保育上有著卓越貢獻。

可惜1935年發生一場震央位於台中的中部大地震,造成台中、苗栗、新竹等地極大破壞,也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原本蓬勃發展的銅鑼老街一夕之間成為廢墟,自此經濟中心便轉移到了銅鑼車站附近。

即便屢屢出現波折,銅鑼文風卻始終未曾消散,至今仍在台灣社會的各個領域徐徐吹拂。

劉肇芳開業的重光診所於1949年落成,為日治時期流行的和洋折衷樣式,並在2004年被列入苗栗縣歷史建築。普通人攝影。圖/劉肇芳開業的重光診所於1949年落成,為日治時期流行的和洋折衷樣式,並在2004年被列入苗栗縣歷史建築。普通人攝影。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文化復興苗栗縣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一言不合就開打!苗栗竹南中港社百年水劫靠「祭江洗港」鎮魂?
台灣最大平埔族部落!重拾先祖遺產的新港社為何要辦牽田祭?
戲水者殺無赦!寶藏巖石壁潭兩年奪三人命的百年龜精傳說
金幣變冥錢!東門外石橋仔頭的買粽女鬼就是傳說中的林投姐?
Somebody Sue/普通人

Somebody Sue/普通人

喜愛歷史、閱讀、創作的一介普通人,特別專攻三國歷史、香港電影以及日本文化,著有《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的三國史》一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