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退出國際舞台,因中國限制言論自由、阻外商進駐導致人口大量外移,海底電纜計畫改道菲律賓、台灣。

新加坡商辦租金勝香港!反送中邊界管制趕外商搞垮亞太金融中心

新加坡商辦租金勝香港!反送中邊界管制趕外商搞垮亞太金融中心 圖/香港灣仔地區。陳之俊攝。
作者:簡嘉宏
攝影:陳之俊、張智傑
日期:2021-12-16

根據報告,新加坡的商辦大樓平均租金將在2022年超越香港,另一方面,香港商辦空屋率預測將超過12%。香港自「反送中」後,島上瀰漫不確定性的政經氛圍,加上新冠疫情的邊界管制,已讓外商大為怯步,轉移業務,新加坡因此受惠最大。

根據《彭博》(Bloomberg)報告,新加坡辦公大樓平均房租將在2022年上升5%~10%,分析師更預測,香港的「甲級辦公室」(高級商辦)空屋率在2022年底可能會超過12%。

再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報導,當地辦公大樓行情在2021年第二季出現復甦跡象,房租也轉跌為升,主因是科技和投資管理公司對優質辦公空間的需求上升,另外,新冠肺炎疫情應運而生的「居家辦公」新工作型態,也讓星國辦公大樓房市受惠,這是新加坡境內商辦租金自2009年以來首次超越香港。

看更多 》香港已不是家!在台港人看《時代革命》痛哭,為了生存留台掙扎

跨國公司業務慢慢移出

與往年一般,香港銀行業在12月陸續舉辦高階人力的離職送別儀式,在駱克道和蘭桂坊燈紅酒綠的酒吧中,充斥著開瓶的香檳酒、聲淚俱下的演講和集體自拍。

這些呼風喚雨的高階經理人將陸續返回倫敦、紐約、東京或法蘭克福,然而,2021年有點不同,因為這些高級人力所留下的許多職缺,沒有繼任者。

總部位於香港維多利亞港海濱的多數銀行都發現,隨著銀行的業務逐漸轉移,公司高層職位也不斷減少,多數人歸咎於香港嚴格的新冠防疫法規,或說是全球最嚴格的邊境管制。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看更多 》Omicron侵台也不改春節檢疫方案!陳時中曝「7+7」最好的原因

這些措施主要是讓香港同步執行中國的零確診嚴厲政策,要進入香港就必須採行3週的殘酷隔離。

雖然港府目標是開放中港間的往來,但截至目前為止,不僅大陸的邊界大門已然封鎖逾18個月,國際旅客進入香港的大門亦仍遭關閉。

反觀其他與香港爭奪亞洲金融中心地位的許多城市,正積極取消旅行禁令、放寬檢疫要求。

比如日本,確定11月底向商務旅客開放邊境。再如新加坡,自9月以來一直在與包括美國、英國和澳洲在內的國家討論開放完成疫苗接種的「旅行通關道」,旅客可以在入境時選擇放棄隔離,前提是入境PCR檢測結果必須為陰性。

不少外商在香港的辦公據點紛紛移往新加坡。張智傑攝圖/不少外商在香港的辦公據點紛紛移往新加坡。張智傑攝

刻意阻止外商進駐、造成人口外移

香港經濟在2020年3月新冠疫情一波波肆虐時,開始將非居民拒於國門外,並對自大陸或海外入境香港旅客進行14至21天的嚴格隔離。

10月,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在疫情趨緩後準備向大陸開放,「(跨國公司)能夠過境照顧業務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所以最重要的就是開放邊境。」

不料,這卻是香港走向孤立的開始。

看更多 》外派人員生活費排名出爐!最貴城市不再是香港 ,台北排第22

香港政府目前將投資和人才有計畫的安排輸送到大陸,人力資源公司表示,這些新措施,讓那些約占1/10香港750萬人口、且收入最高的外籍人士,重新考慮他們的去留,更糟的是,新移民也不願前往香港了。

香港人才流失的現象愈趨嚴重,同時引發人口外流,入學人數下降,數以萬計的居民逃往英國。

再者,香港立法會最近推動了數量眾多的法案,內容多為對外貿易設置障礙,其中,香港正式實施行動電話SIM卡實名制,逐步淘汰預付卡,香港警務處宣稱有助打擊犯罪,但卻也招致了大陸意欲加強監督香港的眾多批評。

限制言論自由、海底電纜繞過香港

自香港主權於1997年由英國移交給中國後,與大陸的頻繁往來讓香港商業樞紐核心地位增強。在疫情爆發後,對於許多國際商界人士來說,限制措施是「最後一根稻草」,表明香港愈來愈受到北京影響,不符合國際商業規則的跡象。

這些措施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開始後實施,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授意下,人大2020年拍板通過了一項嚴厲的國家安全法,條文內容包括了規定公務員向香港宣誓效忠,隨著北京當局以監禁來懲罰抗議言論,香港的言論自由一落千丈,更加受限。

同時,在香港開始拒發境外記者簽證後,國外媒體也重新考慮同仁們的去留,包括《紐約時報》將亞太分社遷至南韓,當地網路媒體端傳媒(Initium Media)將主要業務遷往新加坡,一向勇於批評港府的《蘋果日報》更被迫關閉,讓這座城市走上了更加專制的道路。

香港反送中後,言論自由緊縮。達志影像圖/香港反送中後,言論自由緊縮。達志影像

看更多 》亞太區元宇宙起飛?新加坡公司BuzzAR收購臉書《烹飪遊戲VR》

最後,一個包括谷歌、Meta等多家美國科技公司參與的「太平洋光纖電纜網絡」(Pacific Light Cable Network,PLCN)計畫原定在美國洛杉磯與香港間鋪設海底大型光纖電纜,香港可藉此增強聯外通訊能力,更將成為全球數據中心。

後因美國擔心北京當局可能從電纜中竊取數據,讓PLCN行經香港的安排胎死腹中,這條總長1萬2800公里的光纖電纜後來改道至菲律賓、台灣,再度給予香港搖搖欲墜的金融中心地位一記重擊。

香港已逐漸退出國際舞台

根據日本森紀念基金會(Mori Memorial Foundation)最新公布的「2021全球城市實力指數」,香港今年首次跌出「全球最具吸引力城市」10名外(第13位),在亞太地區落後於東京、新加坡、上海、墨爾本及雪梨,創下史上最糟排名。

這份調查將全球城市指數分為6大範疇,包括經濟、適宜居住和環境在內等70項指標,在全球48個評比城市中,前5名城市依序為:倫敦、紐約、東京、巴黎和新加坡。

看更多 》土地小、人口密度高,新加坡為何能讓30歲年輕人買得到房?

根據港政的數據,2021年已有47個境外跨國公司的總部撤離香港,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和法國等國,其中包括6家全球銀行及4家資產管理公司。

同時,港府對於新冠病毒防疫的限制更讓許多外商質疑香港「亞洲世界城市」的地位,根據《日經》的統計,陸企在香港設有辦事處的數量已攀升至2080家之多,相當於日本和美國公司的總和。

其中,不少陸企決定遷往香港上市,從美國下市的滴滴,便傳出可能轉往香港上市。香港官員則是敦促跨國企業要保持耐心,因為香港的最終存在價值就是「進入內地」。

香港是否將慢慢從國際舞台退下,內縮為僅是中國南方的一座城市?新加坡商辦租金超越香港,或許是一項值得觀察的指標。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85065

👉 追蹤+按讚城市學FB官方帳號,加入IG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國際趨勢香港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香港不再是香港?揭開「國際金融中心」殘酷真相
香港有人住每坪4000萬台幣豪宅;有人住0.4坪棺材房
被新加坡取而代之!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排名,香港首度丟冠
簡嘉宏

簡嘉宏

《遠見雜誌》資深主編,國際組召集人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