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是荷蘭時代以來,台灣重要的輸出商品,到了日治時期更超越茶葉,成為最大的出口貨物。
糖業鐵道是為了運輸甘蔗從產地到糖廠而鋪設。
看更多 》蝶妹上班的清代府城街,《斯卡羅》經典場景台南、屏東重現!
台灣的糖業鐵道始於日治時期建造,多位於中、南部平原地區,在日治中期鐵路總長度近2000公里,分屬11種鐵道,其中以台灣製糖鐵道長度最長,占全台糖鐵長度近25%。
圖/古早糖鐵小火車黑白照片。方格子提供。
糖鐵在全盛時期曾達3000多公里,在分布上絕不遜於台鐵,對台灣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糖鐵的軌距小於標準1435mm,通常為1067mm或762mm,它的優點為鋪設成本少、曲率半徑小、車廂重量較輕、可用於較大的路線坡度,缺點為車廂空間較小、行駛速度受限。
早期的糖鐵,使用單節有動力的汽油客車來跑,皆以蒸汽火車頭為主。
民國38年向美國購買了15輛的汽油機車,為動力內燃化的開始。
而台糖本身榨蔗過程中製造的酒精(每榨取10公噸的蔗糖,便可得到2公噸的糖蜜,而糖蜜經由發酵後,可提煉出乙醇半噸),剛好替代了昂貴的汽油成為燃料,台糖便把之後購入的汽油車改為酒精車,節省成本。
看更多 》台東多良車站不是最美了?全台打卡6車站誕「美感第一」祕境
民國43年台糖委託農工處,用卡車卸下的引擎,自行拼裝了台灣鐵道歷史第一次的「拼裝火車」,共12輛火車頭。
之後,又因蔗糖銷量增加,酒精減產,這群酒精車又改回柴油機車。
糖鐵在日治中期已擴展到整個屏東平原,包含高樹鄉、里港鄉、九如鄉、長治鄉、鹽埔鄉、屏東市、麟洛鄉、竹田鄉、內埔鄉、萬巒鄉、潮州鎮、萬丹鄉、崁頂鄉、新園鄉、新埤鄉、南州鄉、東港鎮、林邊鄉、佳冬鄉到最南的枋寮鄉,總共20個鄉鎮市。
看更多 》屏東牡丹鄉「永續原味」國旅夯!看寄居蟹殼能知海洋生態危機?
屏東縣鐵道隸屬於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總長226公里,占全台1/10,並分成屏東和南州糖廠的鐵道,每個糖廠各有其主、支線,以避免原料區重疊。
圖/1973年屏東縣糖業鐵路各幹線主線及支線長度圖。方格子提供,作者高中生看世界。
圖/1973年屏東縣糖業鐵路各幹線主線及支線長度圖。方格子提供,作者高中生看世界。
由於甘蔗製成蔗糖失重率大,以及避免甘蔗久放其糖分流失,糖廠一般位於原料區的中心。
直到國民政府時期,糖鐵路線大致與日治時期類似,無太大改變。
以屏東糖廠原料線為例,往北的里港幹線和其支線長度最長,其次是往東的萬隆幹線,再來是往南的東港幹線。
屏東糖廠是台灣三大糖廠之一,日治時 期稱為「阿緱製糖所」。
日本政府選擇在萬年溪畔興建「阿緱製糖工廠」, 在1907年設立,於1909年開工製糖(資料來源:台灣製糖工廠百年文史地圖網站)。
圖/曾被譽為「台灣糖業新高山」的屏東糖廠大煙囪。方格子提供,資料來源邱才彥。
在糖業全盛時期,台灣外匯的75%是糖業的產值,其中又以屏東糖廠產量位居全台第二多。
屏東糖廠為日治時期繼橋頭糖廠之後,成為台灣製糖株式會社的社址,糖廠的興建見證了屏東市的興起,亦使屏東市成為屏東平原的核心(資料來源:愛屏東網站)。
1. 虎尾糖廠:產量3200英噸,隸屬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共2座工廠,是全台、也是全東洋最大的製糖工廠。
2. 屏東糖廠:產量3000英噸,為全台第二大糖廠,隸屬台灣製糖株式會社,若以單座製糖工廠而言,其生產能力則名列全台之冠。
3. 蒜頭糖廠:產量2200英噸,隸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為全台第三大製糖工廠,有「明治寶庫」之稱。
4. 北港糖廠:產量2000英噸,隸屬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為台灣第四大糖廠,但就原料區面積而言,則為全台之冠。
5. 溪洲糖廠:產量1950英噸,隸屬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後為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兼併,就榨蔗能力而言排名全台第五。
國民政府來台後,屏東糖廠屬於台灣糖業公司第二區分公司,因遭受美軍猛烈轟炸攻擊,台糖戰後損害統計中被列為「大破」,直至1948年才修復完成、恢復製糖。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1997年10月屏東糖廠停閉,停止生產蔗糖。2005年改為「台灣糖業公司屏東區處」,轄有南州廠。廠區內土地為屏東市公所和台糖所有。
如上圖,屏東糖廠的產糖量在 1969到1978年一直維持在4~5萬公噸,約占全台產糖量的5%左右,相較於1990年以後的產糖量,足足高了2倍有餘,屬於屏東糖廠的興盛期。
糖鐵隨著糖廠為屏東市帶來富庶,聚落自然而然在其周圍發展起來。如過去屏東的萬年溪橋是一個火車休息站,讓那邊的經濟開始繁榮起來。
如上圖中,屏東糖廠的製糖量從 1978年4萬公噸一路下降,到了1996年只剩2萬公噸,整整減少了二分之一。
而台糖在停駛原因中有提到,糖鐵停駛最主要是因為政策,因為糖鐵當時位於市中心,為了防治有關糖鐵帶來的汙染問題,政府下令糖廠斷水、斷電,而糖廠無水源就無法開工,間接地使糖鐵停駛。
雖說糖鐵停駛,然而遺留下的鐵道部分仍可善加利用,但歷任縣長與台糖公司含糊其辭互相推託責任,因此至今,糖鐵已是被遺留在歷史洪流的砂礫。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高中生看世界,責任編輯陳誠鋅、核稿編輯陳柏健。原文《 支撐起屏東曾輝煌的糖業歷史-「糖業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