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黃偉哲籲中央開放6歲以下,尚無疫苗防護力的確診童,收治入住有醫護團隊進駐的加強版集中檢疫所

台南首創居家照護被讚爆!雙軌送藥制確診者家屬代領藥領200元

台南首創居家照護被讚爆!雙軌送藥制確診者家屬代領藥領200元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Towfiqu barbhuiya。(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作者:遠見編輯部
日期:2022-04-27

編按:居家照護在台南,更強調階段性分級分流、保護脆弱族群,甚至包括送藥,也鼓勵可由家屬代領。

【 文章時間:2022年4月25日 】

台南市政府從4月26日起,全面啟動居家照護計畫,針對大疫情時代精準照護模式,提出相關策略,包括擴大守護範圍、階段性分級分流(居家照護、加強型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責任醫院)、保護脆弱族群、加強守護醫療量能等面向,守護市民的健康。

台南市長黃偉哲則宣布,台南市首創「藥師送藥」及「家屬代領」雙軌機制,家屬若幫確診者代領藥物,南市府會加發200元獎勵,若是已領取中央代領津貼的對象,則不重複發放。

延伸閱讀

清零代價好昂貴!被匡列1.5月薪水秒消失,難怪民眾狂躲實名制

黃偉哲透過線上防疫記會表示,中央規劃居家照護是由藥師來送藥,但台南有很多中小型藥局,甚至很多1人藥局,若藥師去送藥,屆時就得面臨藥局無人服務的情況。

為減少藥師負擔,同時讓確診者家屬了解相關用藥方式等多方考量,南市府與專家學者及第一線防疫人員,討論之後決定執行「藥師送藥」及「家屬代領」雙軌機制,提供200元獎勵金給代領家屬,盼有效紓解醫療量能。

台南市政府公布居家照護指引,盼能舒緩醫療量能。台南市政府提供。圖/台南市政府公布居家照護指引,盼能舒緩醫療量能。台南市政府提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針對民眾關心的疫苗數量部分,黃偉哲也指出,近期因民眾接種意願踴躍,多縣市目前疫苗存貨量不足,依照指揮中心近日說明,疫苗配發至各縣市需等待1至2週,若指揮中心有配送,南市府台南打疫苗系統上會加速開設接種場次,並對外公告。

另,近日因確診個案持續增加、指揮中心調整居家隔離、檢疫期滿篩檢方式,黃偉哲特別提醒,即日起,衛生所家用快篩試劑,民眾需出示有細胞簡訊才可領取,市民朋友也能自行購買家用快篩,並務必做好自我健康監測,有症狀請立即就醫。

延伸閱讀

Omicron僅輕症?25%確診者「腦霧7個月」頭暈失憶毀生活工作

台南市政府自4月26日起啟動居家照護計畫,公布相關策略,守護醫療量能。台南市政府提供。圖/台南市政府自4月26日起啟動居家照護計畫,公布相關策略,守護醫療量能。台南市政府提供。

建議6歲以下確診者,收治入住有醫護的加強版集檢所

4月21日,為規劃台南市後續的防疫策略,台南市以「大疫情時代來臨地方政府因應」為主題,召集防疫專家、台南醫療院所院長及感控代表、衛生局所、醫師公會及診所協會、疾管署南區中心、南區傳染病醫療防治網等,共同舉行防疫視訊會議,針對以下議題項目進行討論:

「擴大守護範圍」

「階段性分級分流(居家照護、加強型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責任醫院)」

「保護脆弱族群」

「加強守護醫療量能」

會中,台南市政府也針對居家照護方案上路後,輕重症分流收治的原則,做許多意見交換。

黃偉哲認為,未施打疫苗的6歲以下幼兒確診,若僅居家照護,恐因Omicron病程快速而延誤治療可能。

他特別建議中央,考量開放6歲以下確診者,收治入住有醫護團隊進駐的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讓尚無疫苗防護力的小朋友多一層保護。

最後黄偉哲再次呼籲,COVID-19疫情尚未趨緩,大家仍要按部就班做好防疫措施,別掉以輕心,疫苗打好打滿,提高自身防護力。

延伸閱讀

勞工確診Omicron可領50%薪水補貼最長一年!沒防疫保單搶申請

台南市長黃偉哲建議6歲以下確診者,收治有醫護的加強版集檢所。台南市政府提供。圖/台南市長黃偉哲建議6歲以下確診者,收治有醫護的加強版集檢所。台南市政府提供。

台南市政府今集結專家、公衛醫療團隊,研擬疫情應對策略。台南市政府提供。圖/台南市政府今集結專家、公衛醫療團隊,研擬疫情應對策略。台南市政府提供。

台南市未來防疫策略將採階段分級分流,保護脆弱族群。台南市政府提供。圖/台南市未來防疫策略將採階段分級分流,保護脆弱族群。台南市政府提供。

台南市新冠疫情預估確診中重症及死亡比率。台南市政府提供。圖/台南市新冠疫情預估確診中重症及死亡比率。台南市政府提供。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89221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防疫台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新北啟動居家照護輕重分流收治!英國早有虛擬病房照護人力搶手
上海封城變「愚人節鴛鴦鍋」黃浦江切割防疫刷新陸網兩岸世界觀
我家附近有確診足跡?本土染疫數破百,感染地點時段3招一次看
遠見編輯部

遠見編輯部

遠見雜誌編輯部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