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土有限,僅能騰出 1% 國土為農地,90% 糧食都是進口,未雨綢繆積極發展智慧農業提升糧食自給率

極端氣候衝擊全球糧食大減!新加坡研究「垂直農業」大樓內種稻

極端氣候衝擊全球糧食大減!新加坡研究「垂直農業」大樓內種稻 圖/取自Netatech Engineering。
作者:科技新報
日期:2022-05-05

極端氣候下全球糧食生產受嚴重干擾,糧食進口國憂心忡忡,尤其國土有限,僅能騰出 1% 國土為農地,90% 糧食都是進口的新加坡,更是積極未雨綢繆,希望努力提升糧食自給率,不可能拓展太多農地下,還要能本地生產,那就只能想辦法發展「垂直農業」。

原本稻米在水田種植,不僅需農地面積,也耗用大量水資源,新加坡兩者皆缺。於是,淡馬錫國際基金會資助淡馬錫生命科學研究院「大樓種稻」測試研究計畫,2 月剛完成。

稻米先在淡馬錫生命科學研究院的溫室發芽育苗,之後轉送到六層樓高的高科技垂直農場,位於淡濱尼的建屋發展局大樓,垂直農場種稻由永續資源科技公司 Netatech 管理,使用精準滴灌系統,水與養分都精確直接送到稻苗根,一方面大量減少水資源使用,一方面可精準調控水與養分供應,確保稻苗最佳生長。

生產每公斤稻米約需要 3,000 公升水,使用滴灌方式,可減少到僅 750 公升,對水資源供需緊張的新加坡來說大有助益。

種植稻米本身也是特殊培育品種,稱為淡馬錫米,由淡馬錫生命科學研究院特別育種,能抵抗極端氣候,包括高熱、乾旱、淹水等品種。

取自Netatech Engineering。圖/取自Netatech Engineering。

延伸閱讀

永續旅行拒當報復國旅兇手!小琉球百萬觀光潮致80%生物大滅絕

過去長期育種過程,往往挑選產量最大品系,犧牲其他基因多樣性,如今淡馬錫生命科學研究院重新從所有的稻米品種選擇抵抗氣候變遷的特質,高度較矮,能承受淹水深度較深,以及抵抗真菌感染能力較強的品種特性,再與高產稻米配種,稱為淡馬錫米。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第一批大樓種稻種出的淡馬錫米於 2 月收成,由淡馬錫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如何以更永續的方式種出更營養的米。

聯合國農糧總署認為,全球稻米需求每年約增加 500 萬噸。但受氣候變遷影響,全球稻米生產可能因天災大為減少,史丹佛大學研究認為,到 2100 年全球稻米生產將大減 40%,如此一來勢必造成全球糧食嚴重短缺,像新加坡這類糧食進口國必須及早因應。

取自Unsplash,攝影:Yuchen Sun。圖/取自Unsplash,攝影:Yuchen Sun。

延伸閱讀

做環保窮一世?荷蘭夯永續工作,這群台灣人曝夢幻職業錄取關鍵

新加坡計畫至 2030 年糧食自給率要提升至 30%,大樓種稻的垂直農業只是其中一部分,蛋白質方面也積極研發植物性蛋白質來源。新加坡總計斥資 1.44 億美元,資助研發永續都市生產糧食的科技,目前資助超過 30 個研究計畫。

.As temperatures rise, Singapore races to find solutions to secure its food supply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永續新加坡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屏東牡丹鄉「永續原味」國旅夯!看寄居蟹殼能知海洋生態危機?
被麥當勞告也要環保!德國素食城市杜賓根「去包裝」成最綠典範
2030年北極冰就全融了?暴雨只是開端...科學家警告第6次大滅絕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Technews這個含跨不同科技領域的新媒體,協助各地的讀者,聚焦在能夠影響人類未來的新科技脈動,以及新的全球市場情報,掌握有價值的資訊與觀點,有機會提供給大家作為個人、組織或單位,在各自學業、事業、投資與社會議題上的決策參考。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