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說,墾丁國家公園西海岸野溪多,每到入夏,溪口積存的汙水被沙灘擋住,無法排放入海,經日曬後,有機物會發出臭味,這讓高人氣的南灣和大灣遊憩沙灘情何以堪,遊客到媲美國際級的沙灘玩耍,經過或涉水而過,通通興緻全無,堂堂一個國家公園主管的遊憩沙灘變這樣,觀感很不好,應徹底解決汙水來源,莫年年發生。
此外她還指出,墾管處目前設有南灣和墾丁2座汙水處理場,每年營運經費2000萬元,但野溪上游,仍有部分住戶未納管,排入野溪後積存溪口,加上日曬導致發臭,墾管處抽回再處理,但這只是治標,遊客水上活動和踏浪的人氣沙灘旁,依然出現髒汙「黑水溝」。
圖/聯合新聞網提供。
不僅如此,像是萬里桐、白砂和船帆石這3個熱門遊憩海域,地方迄無汙水處理場「遊客如果知道,當地民生廢汙水就排入我們在玩的海域,豈不嚇死」主管單位應有長期治本方法。
對此,墾管處副處長許書國回應,墾丁地區飯店都有設汙水處理廠,汙水來源是上游未接管住戶排入野溪流入,上游也有種農作物,含有機質的廢汙水沉積出海口,加上日曬所致,雨季就不會發生,目前已陸續抽回2地汙水處理場。
又汙水場,是由縣府水利處主導,已規畫在萬里桐、白砂、紅柴坑和船帆石等地,廣設汙水處理場,一步步達成全海域淨水目標。
本文轉載自2022.05.18「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