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內琳瑯滿目的草帽工藝,飄來特有的淡淡藺草香,「溪泉Si Cyuan」品牌創辦人郭佳琳,因入選市府辦理的「摘星青年、築夢台中」創業基地進駐計畫,進駐審計青創基地已經第3年,實體店面的空間,成了她最實在的創業起點。
「用1根草一上一下編織,稱作『壓一』,是最基本的工法」郭佳琳熟練地編織草帽,憶起兒時跟阿公一起曬藺草的時光。
圖/溪泉SiCyuan因勞工局辦理的「摘星計畫」,得以進駐審計新村,開設實體店面。漾台中提供。
「溪泉Si Cyuan」創始店位於台中大甲,大多販賣草蓆、坐墊等生活類的藺草製品,然而,隨現代人消費模式改變,人們對於藺草製品的需求不如往昔,為傳承三代草香,原本在國外生活的郭佳琳,興起扛下家業的念頭。
郭佳琳分享,旅居紐西蘭時,看到當地人把原住民「毛利族」的傳統圖騰作為刺青,體現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讓她深受感動,並開始思考,如何為傳承家鄉藺草文化盡一份心力,繼而興起回鄉傳承編織家業的決心,並以阿公的名字「溪泉」作為品牌名稱。
圖/溪泉Si Cyuan創辦人郭佳琳發揮創意,接下家鄉大甲的編織家業,將藺草文化傳承下去。漾台中提供。
郭佳琳提到,申請台中市政府勞工局摘星計畫,在審計新村裡開設實體店,創業初期不易。
她表示,進駐期間第一年租金減免及營運輔導,對青年創業都帶來最實際的幫助,尤其現在許多傳統產業力拚轉型,「品牌經營」成為顯學,郭佳琳深知品牌行銷有利於開拓新市場,但自行摸索需耗費大量時間與金錢,勞工局媒合相關業師,給予營運上的輔導與建議,確實讓品牌更快上軌道。
圖/「Carry me典雅窗花藺草編織手挽袋」榮獲2021台中原創工藝獎。漾台中提供。
郭佳琳還將傳統的草蓆編織工藝加入創意與巧思,開發多款主打時尚穿搭的配件,並開設DIY編織課程,致力接軌文創產業。
此外她還積極在網路架設官網、開設電子商務平台,開發實體與線上多元通路,讓傳統工藝跟上數位趨勢,推廣給更多人知道。
溪泉Si Cyuan 審計新村店
店家地址:台中市西區民生路368巷4弄12號1樓
營業時間:13:00 ~ 18:00(週三公休)
磨石子曾是台灣建築業風靡一時的工法,來自台中霧峰區的工藝創作家陳雨蘭,於是創立「Good Form」,重拾磨石子這項傳統工藝,並將技術改良,從大型的堅固地板,轉變成燈具飾品,使其成為一種全新工藝品。
圖/陳雨蘭開發出使用廢棄貝殼為素材的磨石子杯墊。漾台中提供。
「除了磨石子本身的石頭外,還能融入貝殼,或其他海洋廢棄物,讓它有更多面貌」陳雨蘭說明,即便只是一件六角形的小杯墊,製作程序也非常繁複,先用泥漿灌製後,再不斷反覆打磨、以清水沖洗,才能讓表面紋理滑順。
除杯墊、器皿等,陳雨蘭還接獲不少客製化委託案件,因應客戶需求,設計出多款不同顏色,融合各種元素與字體的磨石子作品,深受廣大文青族群的喜愛。
圖/磨石鐘有結合「時間」與「傳承」磨石子工藝的巧思。漾台中提供。
2022年是Good Form進駐光復新村青創基地的第4年,陳雨蘭坦言,透過勞工局的摘星計畫,對終於能有一個實體店面最有感。
尚未進駐基地前,工作地點就是自家房間,製作磨石子所產生的粉塵、殘屑,對居住環境非常不友善。
因此,勞工局提供實體店面及第一年租金減免,省下創業者前期籌備不少金錢與心力。
圖/陳雨蘭對工藝運用的創意信手拈來。漾台中提供。
陳雨蘭推廣品牌有成,不僅榮獲2019年台灣文博會「文創精品獎」,更於2020年、2021年連續榮獲「台中市青年創業品牌特色標章」。
為了讓一般大眾更貼近磨石工法,陳雨蘭還開設打磨體驗課程,也積極規劃產學合作,啟動實習生計畫,希望這項傳統工法,繼續以熱情與創意傳承下去。
圖/對陳雨蘭而言,磨石子簡單來說,就是讓水泥包覆各種媒材的工藝。漾台中提供。
Good Form
店家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新生路116號
營業時間:14:00 ~ 17:30(週一、四、六、日公休)
台中市府推行的「摘星青年、築夢台中」創業基地進駐計畫,提供青年創業初期的援助,如第一年50%租金減免、7項競爭型創業獎勵輔助等措施,目前已逾300位青年在青創基地展開創業第一步。
為鼓勵更多年輕人創業,台中市政府勞工局還於2020年2月成立「青年一站式創業服務站」,為創業者媒合資源。
圖/Good Form創辦人陳雨蘭表示,擁有獨立作業空間是創業最有感的資源。漾台中提供。
成立2年以來,已提供超過565人次諮詢輔導,策辦20場創業培力講座課程及創業資源對接媒合會,目前參與人次超過267人次,協助更多有志創業的青年,在台中起步、發展。
本文取自漾台中,原文撰寫楊喻婷,攝影賴一銀,郭佳琳、台中市政府勞工局圖片提供,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