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圓環劃分汽車機車道、設紅綠燈、機車紅燈可右轉等設計,讓當地居民和觀光客駕駛騎士的行駛動線更混亂

沒了圓環就不是台南?網怨路小又亂害塞車,居民3點駁交通毒瘤

沒了圓環就不是台南?網怨路小又亂害塞車,居民3點駁交通毒瘤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Jeffrey W。(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日期:2022-08-22

古城台南發展早,交通因此不見得符合現代人的都市需求,許多網友於是點名,台南交通混亂,是讓人不想移居當地的致命傷,尤其圓環太多,更為人詬病,可日前一名台南民眾看不下去,在PTT發文平反,直指圓環才是台南獨一無二的人文特色。

根據PTT該文內容,有鑑於近來許多網友抱怨台南交通太亂,還直指這是當地宜居程度不比台北、台中的「敗北」關鍵,因此原PO特別貼文反駁,並針對最多人抱怨的「上下班時間塞車」「假日市區塞車」「台南市區道路狹小」和「圓環太多」這4點進行回應。

延伸閱讀

台南飲料店受夠幫客洗杯?帶環保杯折5元「再收5元服務費」惹議

台南路小圓環多致塞車?

首先是塞車問題,原PO認為,全台上下班時間都會塞車,相比台北、新竹、台中等地,台南已經算很暢通了。

至於假日市區容易塞車,那是因為台南觀光客太多,其實往郊外走,車流量就沒這麼大,原PO還建議「台南走86接國三可以去很多地區玩,到南橫、去玉井吃個冰、或是去海邊玩都很近」。

此外原PO認為,台南市區很小,即使遇到緊急送醫,每間醫院也都不遠,所以道路狹小造成車速緩慢,根本不構成問題。

最後原PO更強調,圓環太多這一點,是台南獨有地景,並直呼「這是台南特色啊!全部古蹟城門打掉,這就不是台南了!」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取自Unsplash。攝影者Roger Victorino。(示意圖,非內容畫面)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Roger Victorino。(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此文一出,隨即獲得網友熱烈迴響,有人認同表示「去中西區近百年老店刻印章,阿嬤級闆娘居然能跟我這陌生人聊天半小時,台南要從人文面去體會才知價值」「台南舊市區的居民的生活習慣的確用不到國道」「教育 、人文才是重點」。

但還是有人詬病,台南城市規劃的確有待改善,嚷嚷「主要是舊區域也沒啥人行道,然後違停、騎樓占用很糟」「台南有人情味,但時間好像不值錢」「交通、廟會、城市街廓感就是有差,你講這些大家都知道,但巷弄就是一堆」「台南市區離高速公路太遠又塞,有一種把自己鎖在裡面的感覺」。

延伸閱讀

全糖城市剩甜牛肉湯?台南受夠被嗆扯客家菜:怎不嫌薑絲大腸酸

台南早期交通為何多圓環?

另外,更有網友進一步分析圓環建設的利與弊,好處是早期車流少時,圓環確實能舒緩同方向車流,但實際上,其交通負荷能力並沒有比一般路口高出多少。

加上台南圓環又多集中在舊城區,一般路口車多,車速又只能減緩,自然會造成車流癱瘓。

更糟糕的是,台南圓環還劃分汽車機車道、設紅綠燈、機車紅燈可以右轉等設計,讓當地居民和觀光客的動線更混亂。

延伸閱讀

為什麼50嵐在發跡地台南分店超少,甚至不賣招牌「1號」?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交通地方台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柬埔寨詐騙悲劇不再發生?台南市祭重賞攔阻1人出境獎金2萬!
台南手搖飲國定連假「收1成服務費」合理?網看公告4字甘願買單
米其林毀了台南?美食之都首入評選城市,在地人卻不屑輪胎人?
城市學編輯部

城市學編輯部

1995年起,《遠見雜誌》每年發表「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以具體民意反映地方施政成果。因此,《遠見雜誌》於2019年創立《城市學》,我們聚焦城市美學、人文活動、地方治理和智慧科技四大面向,邀你一同探索城市發展的有機未來。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