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PTT該貼文內容,來自中部的原PO,因為台南幾家牛肉湯的湯頭都偏甜,配餐肉燥飯也是甜的,連蔥花蛋都加了糖,因此非常不習慣。
無奈,當他想拿醬油中和一下甜味,卻驚覺店家的醬油膏也只有甜味的,「甜到家」的飲食風格,讓原PO不禁坦言「好吃是好吃,但那個甜味實在無法接受」,並發文詢問網友,台南究竟有沒有鹹的牛肉湯?
圖/國產牛肉食物里程短、碳排放少,是「溫體牛」鮮嫩好吃的關鍵之一。張智傑攝。
此文一出,網友反應兩極,有人感同身受,認同表示「10幾年前來台南,第一次吃到甜的肉粽也嚇到了」「還有甜的麻醬麵與肉粽」「在台南不甜的牛肉湯會倒」,並有人建議自帶鹽或醬油,適度調整外食口味。
圖/取自Shutterstock。(示意圖)
可也有疑為當地人的網友不以為然,反酸「一點都不甜,你的味覺壞了」「哪裡有甜,根本不甜」「你要去耳鼻喉科了「不要又汙名化台南的甜」」「肉燥飯的肉燥不加糖煮能吃嗎?」另有人分析,牛肉湯頭本就偏甜,因為「湯底用蔬菜水果熬的」「想吃鹹還不簡單,加鹽就好啦」。
不僅如此,更有網友開地圖砲,扯到客家菜跟北部菜色,直呼「怎麼不去嫌客家人的薑絲大腸是酸的」「北部蚵仔麵線、羹也是甜的,你怎麼不說」評菜色、站南北的各路論點,叫人看了捧腹大笑。
其實說到底,台南必吃的牛肉湯,使用的本土溫體牛,肉質本來就較為香甜,比起進口的冷藏或冷凍牛肉,生切片後再以蔬果熬煮的熱湯燙熟,肉質更為香滑軟嫰,要說口感甜,也是無可厚非。
更何況,目前台灣國產牛肉的自給率約6%,主要生產於屏東縣、金門縣、彰化縣、雲林縣及台南市等地,全國也僅有14處合法地點可屠宰,其餘94%多仰賴美國、中南美洲、紐西蘭等國家進口。
加上選擇台灣國產牛肉,不僅能降低食物從生產到餐桌的運輸距離,減少化石燃料長途運輸的碳排放,國產牛又沒有萊克多巴胺的食安疑慮,因此不容易品嚐到溫體牛牛肉湯美味的外地人,即使不適應,或多或少也得入境隨俗啦!
溫體牛肉 簡介
只有在牛隻宰殺後6到8小時內才能稱算,非常稀少且珍貴,口感、肉質、清甜度都馥香細嫩,非長期冷凍牛肉可比擬。
圖/陳之俊攝。(示意圖)
但關於台南全糖口味的論戰,確實連台南市長黃偉哲過去都曾自稱是「全糖市長」;漢堡王先前推出的台南店買漢堡活動,也因為送糖包引發爭議;網路亦有不少關於「台南茶飲的全糖是其他城市兩倍甜」的口水相爭。
由此可見,美食向來主觀,口感見仁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