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大學的你,也許會跟父母提出需要平板、筆電做分組報告、聯繫新的人脈,可你真的長時間在做這些事嗎?
更多人或許沉浸在遊戲、虛擬貨幣的世界裡放逐自我,失去人生的目標,經濟衰退的當下,並非是你的錯,但我們需要用自律、自學、自得的方式,利用這些數位工具,創造想像中的未來,還有學會自給自足的獨立能力。
1. 可以到線上課程鍛鍊你想學的技能。
2. 多看選課大綱,找出感興趣又省錢的學校課程。
3. 多參與學校既有的社團活動,學會觀察人群、與他人溝通,並鍛鍊自己的一技之長。
4. 多多認識學長姊,向他們打聽系上的消息,或借課程需要的二手書。
5. 若到知名觀光景點或一些重大考試,有些校外機構需要出示學生證,就有優惠價,希望各位大學新鮮人好好把握4年時光。
6. 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去一趟圖書館就對了!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Dom Fou。(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開學之後,學校資訊系統通常會傳送一些學校校內的講座、國際交流/實習、施工等等公告,如果你覺得課程內容很無聊或擁有「think outside of the box」的思想,講座與國際交流/實習的訊息,將是你掌握經歷的關鍵點。
當初我在大學期間發現自己念書念不通時,雖然我待在書桌一陣子,但大多時間都在查看學校信箱或資訊系統的內容,以及尋找做報告的靈感,因此當我掌握講座、國際交流與實習的訊息,便運用學校管道申請短期交流,讓自己在疫情之前,像李欣頻老師一樣一年出國一次,還有申請獎學金補助海外實習經費,最辛苦的是核銷海外實習經費的行政流程。
總歸來說,開學前除掌握自己系上的相關資訊,也要多多思考未來的職涯發展,跳脫以往父母給予的舒適圈,鍛鍊自己獨立在外、批判思考的能力。
家人與好友的建議偶爾需要聽一聽,但可以不見得全部聽進去,過濾對自己有益的資訊,摒除對自己無幫助的雜音,讓自己有能力承擔風險,選擇自己要過的人生。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文儀,原文《開學該準備什麼?大學生篇》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