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與柯文哲皆從醫界出生,而且2人與傳統政治人物不同,在面對媒體鏡頭時都能應對自如、侃侃而談;就算碰到尖銳的挑戰,常常也會用自身的幽默來化解危機,過程中,還時不時來一串妙語如珠,完全是鎂光燈焦點。
擔任柯文哲2014年競選總幹事的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姚立明坦言,陳時中和柯文哲2人發言都很有梗,這是選戰中極大的優勢,也是當初連勝文,還有現在蔣萬安、黃珊珊所沒有的特質。
圖/台北市長柯文哲。陳之俊攝。
「講話有梗的人,能在一場選戰中掌握話語權,因為他所的說話,會被中間選民給傾聽進去」這樣的候選人「才有選票拓展的能力」很多不熟悉政治或對選舉冷漠的民眾,可能聽完覺得有道理,就願意把選票投給他。
當然,陳時中近日言論引發不少爭議,不過柯文哲的失言次數其實也不少。姚立明舉例,就像柯文哲當初對女性的發言,就讓許多人覺得反感,這時團隊就要懂得調整,這也是當年選戰後期,他們嚴格禁止柯文哲發表沒準備過的談話內容。
圖/取自「陳時中」臉書。
又除特質相近外,檢視2邊競選團隊成員,也有不少雷同之處。
當年柯文哲參選起手式,由時任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莊瑞雄發起,如今莊瑞雄又特地北上,擔任競選發言人一職。
組織「陸戰」部分,前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當年推動「在野大聯盟」促成白綠合,這次他也在內部扮演統籌角色;前國策顧問黃承國過去協助柯文哲拓展組織,現在也幫忙做地方系統整合。
近幾年,負責黨內文宣的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這次也在陳時中團隊負責文宣、社群,8年前,他不但是柯文哲競選團隊重要成員,更在日後進入北市府,擔任柯文哲市長任內第一位發言人。
最後是在陳時中團隊新聞部任職的「小英女孩」林聿禪,過去也在柯團隊負責同樣任務;還有前台北市議員呂瀅瀅,在柯文哲首次競選時,擔任士林、北投區督導,如今也活躍於陳時中團隊活動部。
圖/取自「陳時中」臉書。
最後是競選策略,8年前後也出現似曾相識的畫面。
陳時中日前被幕僚貼出一張脫下西裝吃泡麵的照片,過去柯文哲也有同樣做法;還有陳時中跑夜店、和網紅拍影片搶青年選票等行程,柯文哲當年也曾參加街舞活動,跟年輕人搏感情。
不過,兩人雖有不少情況雷同,時光環境還是有明顯差異,陳時中想複製「白色力量」的勝選經驗,恐怕還有很多要努力的地方。
至於柯文哲本人,則不以為然,他認為就算廣告公司一樣,但只要產品不一樣,最後在市場上賣的效果還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