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將近百年的台中市第三公有零售市場,不到早上8時便湧入採買人潮。
市場內設置超過百餘攤,半數以上是經營傳承二、三代以上的店。老闆們的招呼聲此起彼落,是最接地氣的背景音樂。
這次我們邀請到笑稱自己「大半人生都待在第三市場」的第三市場自治會長陳錦汶,以及當地居民、南區國光里長陳雅惠,帶我們逛逛第三市場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地方。
圖/在台中第三市場飄香近一甲子的廣記肉鬆專賣店,是許多在地人採買伴手禮的首選。漾台中提供。
陳會長靦腆笑著說,太太年輕時就和他在第三市場擺攤賣菜,如今兒子也在「陳錦汶蔬果行」幫忙攤務,夫妻倆在第三市場一待就是60年「娶了我太太,好像娶了一座菜市場。」
「頭家,foodpanda來跟你買菜喔!生意很好哦!」一進市場,陳會長熟門熟路地和攤商打招呼。
陳會長表示,第三市場攤商正積極轉型,市場內攤販不僅與Uber Eats、foodpanda合作採買或外送生鮮雜貨,部分攤商結帳也可使用行動支付如LINE Pay、街口支付,多重管道貼近新世代偏好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菜籃族」行列。
陳里長分享自小因地緣關係,經常跟媽媽來逛第三市場。自己當了媽媽後,仍習慣來此採買。對她而言,這些老店見證自己的成長,童年味道至今仍難以忘懷。
圖/丸益商號每日販售現做手工魚丸,還有許多獨家開發口味。漾台中提供。
買蔬果,不少人習慣摸摸看、掂掂看,這是在傳統市場採買的好處之一。
一來到「陳錦汶蔬果行」,陳會長就拿起自家攤位上的百香果「搖搖看,裡面感覺沒有明顯液體波動感的,品質比較好、比較甜」他表示在傳統市場裡,客人有不懂的,只管問老闆「大家都很親切的。」
陳里長則向大家介紹她的心頭好「阿濱雞肉攤」「小時候最喜歡跟媽媽來阿濱,表示今天晚餐桌上會有美味的滷筍乾、燻雞肉。逢年過節,還會有滷製的燒酒雞鍋,若沒有事先預約,可是吃不到的。」
如今身為家庭主婦的她,承襲過去媽媽的習慣,和攤商、鄰側婆媽們討論食材烹煮方式與選購撇步「一有了想法,無論煎煮炒炸的料理用肉,都能直接請老闆處理好,非常貼心。」
陳會長和許多攤商是多年好友,有機會了解進貨來源和品質「要煮湯,我一定跟丸益商號買貢丸。逢年過節要送禮,就到廣記買肉鬆禮盒。」
最後,來到入選台中百大名攤名產的姊弟冷熱飲食,2位在地人皆稱「採買後來碗肉羹麵、五色冰,才是迺第三市場的完美句點。」
圖/阿濱雞肉攤提供生鮮雞肉與熟食,如文昌雞、鴨肉切盤等,對主婦而言非常方便。漾台中提供。
時代快速變遷,市府積極推動傳統市場發展,參加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舉辦「優良市集暨樂活名攤評核計畫」,為許多攤商爭取到「樂活名攤」的星級肯定。
經濟發展局科長蔡永福表示,市府擬定逾千萬元經費投入第三市場的公共工程修繕,整修沿街立面外牆、市場內攤位區、布置公共空間,為傳統市場注入新朝氣。
圖/在地人帶逛將滿百歲的第三市場。漾台中提供。
2022年適逢第三市場滿百歲,蔡科長表示,市府正積極研議「第三市場百年慶」主題系列活動內容,如趣味料理競賽及周邊景點的導覽遊程,將邀請深耕在地多年的文史工作者全程導覽,介紹第三市場的歷史與值得品嘗的美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