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多次擾台讓兩岸情勢緊張,軍人首當其衝,國防部因此爲義務役4個月役期延長1年做規劃,以維持國軍戰力

出生晚2小時多當兵8個月?憂兵役延長年次天選95年元旦寶寶挨罵

出生晚2小時多當兵8個月?憂兵役延長年次天選95年元旦寶寶挨罵 圖/取自臉書「國防部發言人」。(示意圖)
日期:2022-12-27

國際爆發俄烏戰爭連帶讓台海兩岸情勢緊張,台灣延長兵役問題也掀起熱議。日前國防部就證實正在規劃延長兵役,可實施內容須等到2022年底宣布才能確認,但光是這消息,就已讓Dcard一名網友的弟弟心情大受影響,他並以「恭喜95年的同胞」為題發文,透露元旦寶寶的弟弟乍聽下很吉祥,可出生於民國95年1月1日凌晨2時,卻讓其人生可能因兵役有重大改變。不過時至2022年12月27日,中央政府確定拍板義務役延長為一年,民國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將依規定入伍,相關方案也出爐。

根據Dcard該文內容,原PO會這樣說,是因為國防部初步規劃了「民國95年」後出生的役男,役期將從現行4個月延長至1年,進而導致其元旦寶寶的弟弟近來心情欠佳,因為出生民國95年1月1日凌晨2時的他,可能就是延長當兵役期的那一批男兒「差2個小時就能有很不一樣的命運」。

台中清泉崗基地。取自臉書「國防部發言人」。(示意圖)圖/台中清泉崗基地。取自臉書「國防部發言人」。(示意圖)

延伸閱讀

94年當兵害高中生全變胖子躲兵役?吃到BMI超標百公斤免役戰曝

該文一出,儘管男網友們看了心有戚戚焉,卻也愛莫能助,只好紛紛留言安慰「94和95年那屆畢業生有點倒楣,明明同時畢業,當兵卻一個當4個月、一個當1年」「別哭,82年的幫他拍拍」「身為82年,為他們致敬」「天選之人加油」「國家感謝你的付出,辛苦了,來自4個月退役的安慰拍拍」。

其中,也有人懷著同樣煩惱,抱怨嚷嚷「92路過,現在還在找辦法逃」「薪水都快養不起自己,還要浪費1年時間去在那邊唱軍紀歌」。

延伸閱讀

台女當兵國家才有救?他揭國防兵力「開盾3招」強贏一年服兵役

但也有網友直言,原PO弟弟情緒反應太誇張,先後表示「不就當1年而已」「才1年是有什麼好安慰的,實際訓練也不多餘9個月」「支持改回1年啊,當4個月本來就是歷史錯誤」「很好啊!才1年而已,是多玻璃啊」「就當個兵而已,也要發這種沒意義的文章」「坦白講1年真的不夠,希望政府至少延長至3年,不然我們兵力真的太弱」「是要安慰什麼!只當1年是要多草莓」。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總統府提供。(示意圖)圖/總統府提供。(示意圖)

延伸閱讀

兵役一年分裂94年高三生「末代爽兵」網喊一種黃金阿兵哥更欠嗆

又事實上,儘管國防部已經在為「兵役延長至1年」做相關規劃,可最後修改方案和措施,都要等到年底前正式公告才能確認,最快上路時間應於2024年,所以原PO弟弟如果看不開,可能還得煩心許久。

【 文章更新時間:2022年12月27日 】

2022年12月27日,總統蔡英文總統一早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確定拍板義務役延長為一年,相關方案也出爐。

據規畫,未來義務役男薪資,將從目前月薪6510元提高至20300元,並將結合專長分發。

一般專長者
依志趣自選或戶籍地分發至守備部隊及主戰部隊。

具民間特殊專長者
可至專業部隊發揮所長,退伍後快速與民間職場接軌。 

另外,一年義務役將接受駐地、專精、基地及聯合演訓等完整訓練,並增加新式武器、裝備及民防訓練。

包括起初的8周,分發至部隊實施專長、民防訓練及編制武器射擊。

接著區分為駐地訓練18周、專精訓練7周、基地訓練13周及聯合演訓6週,共44周訓練。

又內容還指出,民國111年12月公告方案後,112年公告滿一年,113年1月1日開始實施。

也就是民國94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役男,將依規定入伍。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政策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女性教召2023試辦,94年當兵役男有伴!國防部招募幾十人再擴大
94年當兵役男根本訓練不到「8+44週」?退將憂一年新兵效應更糟
94年當兵役男飆月薪會狂打小蜜蜂?退伍軍人:阿嬤漲價發財到抖
研發替代役沒了,有專長服役更好!94年當兵役男申請替代役超嚴
兵役延長一年拍板月薪衝2萬!民國94年當兵義務役男學測前崩潰
《捍衛戰士2》G力沒昏飆10馬赫神扯?海軍飛官看完讚5段來真的
國防海軍加持伊藤潤二不死「富江艦」?網嗨國艦國造讓敵人漏尿
中共無人機擾台空拍「金門站哨兵」傻眼高清照!國軍狂丟石反擊
馬祖梅花鹿養來吃的?藍眼淚流出北海坑道「國軍最廢」要命設計
戰爭打來怎麼辦?盤點台灣兵力,縣市海陸空軍事基地火力大不同
斜槓始祖在馬祖!國軍「多角化生意」當兵抽中離島更開心?
城市學編輯部

城市學編輯部

1995年起,《遠見雜誌》每年發表「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以具體民意反映地方施政成果。因此,《遠見雜誌》於2019年創立《城市學》,我們聚焦城市美學、人文活動、地方治理和智慧科技四大面向,邀你一同探索城市發展的有機未來。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