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延長至一年嚇得健康高二生現在開始拼免役,除讀研加2年外,還集體擬過胖增肥戰術或減重暴瘦策略

94年當兵害高中生全變胖子躲兵役?吃到BMI超標百公斤免役戰曝

94年當兵害高中生全變胖子躲兵役?吃到BMI超標百公斤免役戰曝 圖/取自臉書「中華民國陸軍」。(示意圖)
日期:2022-12-27

國防部兵役延長一年方案12月27日正式拍板,民過94年次後出生的未來義務役男,因大多下個月就要大學學測,所以政策傳出,許多網友都替他們哀嚎,沒想到還沒上考場,就先收到國家準備的「崩潰大禮」。有鑑於此,有網友遂出面爆料,稱自己高二表弟已在擬定BMI超標的「免役計畫」,但健康的人為躲兵役把自己弄到過胖或暴瘦,心情雖能理解,可風氣不可長,因此又掀起PTT鄉民另一波討論。 

根據PTT八卦版該文內容,原PO正就讀高二的小表弟,因為正是民國94年次後出生的未來義務役男,所以在得知國防部確定把兵役延長,改回一年制後,便趕緊進一步關心。

延伸閱讀

兵役延長一年拍板月薪衝2萬!民國94年當兵義務役男學測前崩潰

可讓原PO意外的是,據小表弟說法,他們班上的男生,已經在擬定「免役計劃」,除了讀研加2年這招外,健康的人想免役,最簡單的方式,無疑是讓身體的BMI超標,無論是想往上增胖,還是朝下減重,都是為了躲兵役。選前者的話,預計5年內從60公斤吃到100公斤。

取自Unsplash。(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示意圖)

延伸閱讀

女性教召2023試辦,94年當兵役男有伴!國防部招募幾十人再擴大

然而該文曝光後,許多網友雖能理解年輕男生「抗拒當兵」的心情,但也直搖頭地表示「朋友吃到免疫,然後就再也沒有瘦下來了」「我有個學弟就這樣免役,現在痛風病」「不划算吧,如果得代謝症候群更麻煩,血脂、脂肪肝、高血壓、血管硬化...」一一曝光身邊的人,為逃過兵役而爆肥的下場。

取自Pexels。攝影者Tim Samuel。(示意圖,非內容畫面)圖/取自Pexels。攝影者Tim Samuel。(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延伸閱讀

台女當兵國家才有救?他揭國防兵力「開盾3招」強贏一年服兵役

另一方面,有網友則提出實際戰術,建議原PO小表弟跟同學們,想打出免役金牌,策略實施的時間點很重要,高二就開始似乎有點「太早了,體檢前2個月在努力就好」。

但也有網友認為「要拚快拚,別到時候沒拚到又要頂著肥肚子當兵,會生不如死,要考慮清楚嘿」。

除此之外,亦有網友聯想到另一層國安問題,半憂半笑的直呼「這樣5年後台灣年輕男性普遍都胖子欸」。

延伸閱讀

兵役一年分裂94年高三生「末代爽兵」網喊一種黃金阿兵哥更欠嗆

無論如何,國防部已正式公開國家義務役的最新規畫,指出未來義務役男的薪資,除了會從目前的6510元月薪,提高至20320元外,還將結合專長進行以下2大類分發:

一般專長者
依志趣自選或戶籍地分發至守備部隊及主戰部隊。

具民間特殊專長者
可至專業部隊發揮所長,退伍後快速與民間職場接軌。 

另外這一年的義務役,阿兵哥還將接受駐地、專精、基地及聯合演訓等完整課程,且增加新式武器、裝備及民防訓練。

好比在強化官兵執行官兵作戰職能的「加硬嚴訓」操練課程中,國防部就為將實戰化為核心,考量到戰訓需求,要求2024年役男入伍後,接受一般課程、體能戰技、兵器教練、戰鬥教練等4大類訓練。

同時,未來義務役們還需熟知最新武器,如反裝甲武器、無人機等,充分了解裝配操作及作戰計畫演練等。

延伸閱讀

94年當兵役男根本訓練不到「8+44週」?退將憂一年新兵效應更糟

又以時程來說,未來義務役男起初的8周,預計會分發至部隊實施專長、民防訓練及編制武器射擊。

接著區分為駐地訓練18周、專精訓練7周、基地訓練13周及聯合演訓6週,共44周訓練。

可這類似美軍模組化的訓練,並參考俄烏戰爭的樣態,仍有專家發聲質疑,軍方軟、硬體是否能到位,如果配套不足,倉促上路恐對國過訓練成果大打折扣。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政策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94年當兵役男飆月薪會狂打小蜜蜂?退伍軍人:阿嬤漲價發財到抖
出生晚2小時多當兵8個月?憂兵役延長年次天選95年元旦寶寶挨罵
《捍衛戰士2》G力沒昏飆10馬赫神扯?海軍飛官看完讚5段來真的
研發替代役沒了,有專長服役更好!94年當兵役男申請替代役超嚴
國防海軍加持伊藤潤二不死「富江艦」?網嗨國艦國造讓敵人漏尿
中共無人機擾台空拍「金門站哨兵」傻眼高清照!國軍狂丟石反擊
馬祖梅花鹿養來吃的?藍眼淚流出北海坑道「國軍最廢」要命設計
戰爭打來怎麼辦?盤點台灣兵力,縣市海陸空軍事基地火力大不同
斜槓始祖在馬祖!國軍「多角化生意」當兵抽中離島更開心?
城市學編輯部

城市學編輯部

1995年起,《遠見雜誌》每年發表「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以具體民意反映地方施政成果。因此,《遠見雜誌》於2019年創立《城市學》,我們聚焦城市美學、人文活動、地方治理和智慧科技四大面向,邀你一同探索城市發展的有機未來。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