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不能躲冰箱還有家具中間?土耳其爆發強震後,居住在斷層帶的台灣人民,也應加強警戒

土耳其強震侵襲後台灣人需要懂什麼?揭4大地震帶、2防災迷思

土耳其強震侵襲後台灣人需要懂什麼?揭4大地震帶、2防災迷思 圖/土耳其強震重災區阿德亞曼(Adıyaman)。台北市消防局提供。
作者:陳思豪
日期:2023-02-14

土耳其近日爆發強震,死亡人數逾3.3萬人,同樣位處斷層帶的台灣,也應該加強警戒。國內地震專家已示警的四大地震帶各在哪裡?哪一處極可能出現8級上強震?又為何有一處最常被輕忽,卻恐帶來大量傷亡?另外,地震來時該躲哪?兩迷思請勿相信。 

土耳其近日爆發強震,死亡人數逾3.3萬人,同樣位處斷層帶的台灣,也應該加強警戒、提高警覺。

台灣過去飽受地震侵襲,氣象局去年中下旬曾發布台灣各斷層的「發震機率」,當時顯示在未來50年內,台灣發生規模6.5地震機率為99%,幾乎是必然會發生,規模大於6.7也高達94%。

延伸閱讀

台灣搜救隊常淪「玩具」?土耳其疑搶功也客氣趕走美國、日本

至於根據國內地震專家已示警的四大地震帶,則如下彙整,請務必提高警覺。

● 台灣地震帶警戒一:台南與嘉義六甲斷層

地震災害研究中心副主任詹忠翰坦言,現階段最需要注意位於台南、嘉義地區的六甲斷層與中洲構造,該中心與學界根據過往歷史與活耀度,推估未來30年台灣孕震構造之發震機率,其中六甲斷層發生強震機率高達23%,中洲構造更高,為26%。

取自Unsplash。攝影者Jens Aber。(示意圖,非內容畫面)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Jens Aber。(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 台灣地震帶警戒二:花東縱谷斷層

東台灣有一條縱長的花東縱谷斷層,目前學界又把它細分為玉里斷層、池上斷層,但綜觀整條花東縱谷斷層,推出發生的機率為34%。

● 台灣地震帶警戒三:花蓮外海隱沒帶

另外花蓮外海也有一條隱沒帶,延伸至琉球地區,根據紀錄來看,這條隱沒帶的周期大概是百年一次,上次出現強震已經是百年前,推出出現強震的機率極高,甚至不排除出現高達8級以上地震。

台灣各處的斷層分佈。截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臺灣活動斷層分布」網站。圖/台灣各處的斷層分佈。截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臺灣活動斷層分布」網站。

過去曾有不少地質學家認為,大地震尚未發生前,能出現零星的小地震,有助於能量釋放,近年來花東地區地震頻繁,整體威脅應該有所調降。

但詹忠翰對此持保留態度,主因是一個7級大地震的量能,會是6級地震的好幾10倍,他認為這些小地震確實會釋放出一些量能,但整體而言可說是「杯水車薪」,影響相當有限。

● 台灣地震帶警戒四:北部山腳斷層

相較於南部地區,北部特別是大台北地區,在未來幾年發生的強震機率偏低,詹忠翰坦言,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但機率小並不代表不會發生,特別是北部也有一個山腳斷層,雖然現階段推測發生地震的機率為3%。

延伸閱讀

台灣搜救犬Emma「咬雞腿」待命被罵?救援土耳其真相10萬人挺

另外大台北地區底下也有一個隱沒帶,台北是首都生活圈,若真的發生強震,損害的程度恐怕不亞於其他地區。

取自Unsplash。攝影者Pawel Czerwinski。(示意圖,非內容畫面)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Pawel Czerwinski。(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中部地區先前最讓外界擔憂的,則是車籠埔斷層,但在23年前發生了921大地震,推估下次要再釋放出這麼大的量能,可能是百年之後的事情,推估未來30年發生強震的機率也小於1%。

強震來躲哪裡?兩大迷思幫你破除

此外,關於地震要躲哪?過去民眾也有兩大錯誤迷思,認為該躲在冰箱底下,或兩個大型家具中間。防災科學教育館長詹前洋指出,這兩種方式都錯了,請千萬別照做!

冰箱有一定重量,若地震來襲時躲在冰箱旁,萬一冰箱倒下來相當危險。取自Unsplash。攝影者nrd。圖/冰箱有一定重量,若地震來襲時躲在冰箱旁,萬一冰箱倒下來相當危險。取自Unsplash。攝影者nrd。

他描述,有人說躲冰箱旁邊會有食物可吃,但是,民眾找冰箱的過程中可能跌倒受傷,另外冰箱可能因為擠壓無法開啟,加上冰箱有一定重量,萬一倒下來也很危險。

至於躲在兩個大型家具中間,萬一傾倒,物乎剛好有一個安全的金三角,但強震來襲時,民眾根本沒辦法控制家具傾倒的方向,也不建議採取這樣做法。

延伸閱讀

土耳其強震捐贈衣物限全新?過來人曝物資舊衣藏「致命麻煩」

到底怎麼做?詹前洋指出,當地震發生當下,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先趴下,然後躲到一個堅固的桌子底下,接著用一隻手保護頭部跟頸部,如果有時間,也可以拿抱枕、軟墊護住重要部位;至於另一隻手要抓住桌腳,以免桌子被強震給搖走。

地震保命三步驟。彰化縣防災協會提供圖/地震保命三步驟。彰化縣防災協會提供

若大家在第一時間沒有找到適當桌子,也可以躲在梁柱底下,畢竟梁柱是建築物中比較堅固的結構,然後一樣用手來護住頭部。當地震停止後,民眾離開桌子要觀看建築結構有沒有明顯破壞,並檢查瓦斯有沒有外洩情形。

強震前未雨綢繆,準備清單先確認

未雨綢繆,是大家在面對天然災害前應該有的態度,防災科學教育館長詹前洋表示,其實民眾在地震前可以做一些相關準備,家中的大型家具,可以先要做固定,包括:

1. 冰箱
2. 櫃子
3. 電視

再來是可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內容物包括:

1. 基本的乾糧
2. 飲水
3. 手電筒
4. 收音機
5. 乾電池

台灣位處地震帶上方,過去也經歷不少強震侵襲,做好準備是應該。請把這些清單一一確認清楚,該做的先做好,才能以防萬一,將傷害降到最低。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99581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地震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土耳其強震在台北恐倒4千棟房!如何檢查居家結構是否安全?
土耳其強震台北10萬老屋撐不住!危老重建推動慢全因三難關
台東強震「KNY天氣」APP神預測!網讚倒數狂搖完勝國家級警報
陳思豪

陳思豪

遠見資深撰述。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