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舞辻無慘」出生於日本平安時代,儘管家境富裕,但他一出生就體弱多病,青少年時期更罹患絕症,常常徘徊於死亡邊緣。
接受醫術精湛醫師的治療後,他誤以為醫師的治療方式沒有效,憤怒的殺了醫師。
這個時候,他發現自己變成了鬼,成為鬼以後,鬼舞辻無慘的身體狀況跟活著的時候完全不同。
從此鬼舞辻無慘擁有超長壽命及超強能力,但必須長期喝人類的血液才行,同時他還有兩大弱點,一是接受日照就會死亡,一是接觸紫藤花就會中毒。
圖/取自臉書「鬼滅の刃-きめつのやいば-鬼滅之刃」。
為克服這兩大弱點,鬼舞辻無慘製造出能力超強的十二鬼月,他用血液操控十二鬼月,除了替自己尋找「青色彼岸花」,解除被陽光照射就會消失的威脅外,更指使他們對抗鬼殺隊成員,完成自己派遣的所有任務。
有一幕「鬼舞辻無慘」跟十二鬼月的對話,讓我印象很深刻,鬼舞辻會用威脅的語言控制屈服者,堅定告訴十二鬼月:
我是不會出錯的,所有的權力都在我手上,我說的話絕對是對的,你沒有拒絕的權利。
鬼舞辻無慘明顯具有攻擊性人格特質,反應在心理上,攻擊性人格常會有虛榮、野心、自以為是、善妒、羨慕、貪婪的感受跟情緒。
這就是何以自從鬼舞辻變為鬼後,「產屋敷家族」的出生者都受到詛咒。
而攻擊性人格特質的來源是,內在對人的敵意,外在呈現不在乎、自恃獨斷、好勝心強的思考及行為模式。
從心理角度來看,有嚴重暴行的人,內心都暗藏大量的不平衡、羞恥感,以及自我藐視。
他們常常會瞬間改變對別人的態度和行為,前一刻還愉快的談話,下一刻卻猛烈的攻擊、咒罵對方,咒罵內容與剛剛的談話毫無關聯。
圖/日本動漫《鬼滅之刃》劇照,此為主角之一「竈門炭治郎」。取自臉書「MUSE木棉花」。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可能是因為談話中,聊天者不自覺說了某個想法或感受,觸碰到他內心隱藏的羞恥感,立刻引發他強烈的反彈,之後就很難平復他的情緒。
只要十二鬼月說的話,讓鬼舞辻無慘解讀有負向意圖,譬如說,鬼舞辻無慘若解讀對方在否定自己,對方立刻就會受到殘忍的暴力對待。
回到現實世界,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若常常用語言威脅孩子,管教非常嚴厲卻,又缺乏時間督導,很少花時間陪伴孩子,也沒有花心思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親子之間的依附情感薄弱,無形中就可能養成孩子反社會人格傾向。
「鬼舞辻無慘」常常混在人群中,隨意剝奪別人的生命,也很符合無差別殺人施暴者的特質。
現實世界中,會任意殺害陌生人的施暴者,對於受害者是誰往往不在乎,施暴前他們的情緒是極度的焦躁不安,內心充滿憤恨,卻又無法用語言表達或緩和自己的心情,因此當他們找到代罪羔羊時,容易變得狂亂亢奮,進而出手攻擊。
圖/日本動漫《鬼滅之刃上弦集結,前進刀匠村》上映日本首日,票房就拿下3.2億日圓的驚人紅盤。取自Twitter@kimetsu_off「鬼滅の刃公式」。
一般嚴重的暴行都有潛在形成的因素,譬如父母或師長,常常用語言或肢體暴力羞辱孩子,損傷其自尊;父母習慣用物質滿足孩子,在情感上卻很少給予溫暖關懷;孩子在學校遭受嚴重霸淩等;一旦形成暴力人格特質,就會對別人宣洩敵意,而不會自我檢討。
因此想減少暴力人格特質的形成,必須重視情緒教育,父母要做孩子的情緒教練。
當一個人可以適時的表達和紓解情緒,自然不會訴諸暴力。
圖/書籍《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解析角色人格特質,探索天賦潛能,培養穿越險境的內在勇氣》時報出版。
本文節錄自《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解析角色人格特質,探索天賦潛能,培養穿越險境的內在勇氣》書摘,時報出版。
圖/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就特別撰寫《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一書,探討劇中角色與現實生活恐怖份子的相同人格特質。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簡介|林萃芬
擁有專業諮商心理師的證書,多年來推廣心理學不遺餘力,除了「洞察人心」系列書籍獲得數十萬讀者的熱烈迴響外,更為企業界量身設計「員工心理輔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的課程,協助企業界提振員工的自我效能。
而她也曾擔任文化及服務業顧問近十年,並表示,這是個心理學時代,人與人的接觸愈來愈短暫,如果缺乏辨別他人意圖的讀心技巧,不僅人際溝通常會面臨尷尬挫折,更會導致生涯發展錯失良機。
有鑒於此,她致力於融合各個心理諮商學派的精華,活用於生活、人際、工作,輕鬆掌握人際優勢。
現任為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委員、「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著作有《鍛鍊心理肌力》《從習慣洞察人心》《洞察鬼滅之刃暗藏的心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