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糧食危機,周春米認為,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產業,而屏東更是台灣的糧倉,許多縣民都從事農業,無奈傳統的慣行農法,正面臨氣候變遷、人口老化、環境永續等問題。
有鑒於改變農法,勢在必行。周春米除了點名,友達、台屏農公司等產官學界都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關懷農業,積極解決盛產滯銷農物的問題外,同時她也提到,屏東縣政府將透過與農會、農產運銷合作,在屏東組成「台灣永續農業聯隊」,協助農民提升產銷間的合理公平交易。
圖/屏東縣長周春米與貴賓共同啟動水晶球,象徵台灣永續農業農隊與農友站在同一陣線。屏東縣政府提供。
對此農業處指出,過去農民生產都是「種什麼賣什麼」,或一窩蜂跟風種植,導致供需失衡、價格跌宕等情形屢傳不鮮,外銷也經常發生,果品規格不符國際市場需求的情況。
因此台灣永續農業聯隊希望透過契作、在地陪伴,以及老農扶植小農的模式,輔導整合農民的種植技術,設定目標市場的商品化、規格化等需求,再灌注農產業企業經營思維,避免過度倚重單一市場的風險。
其實,在廣大的國際水果市場中,各國皆有不同市場特性及進口規範,而台灣農產想在國外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必須先釐清,當前台灣農產外銷的問題與機會,以及政府對農產外銷的布局與策略,才可望開拓新局。
圖/台灣鳳梨現正進入盛產期,台灣永續農業聯隊因此為日本市場量身打造行銷模式,藉以提高當地接受度。屏東縣政府提供。
以果品為例,東北亞國家市場喜歡中小型的果品,而台灣鳳梨現正進入盛產期,鄰近的日本較青睞一箱8粒包裝,約10公斤重,平均1粒1.1至1.25公斤左右的鳳梨,因此台灣永續農業聯隊特地為當地市場量身打造,以提高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