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書摘《無路,可走:屏東沒有路就自己鑿路》減債不增債,建設不等待,是屏東管理帳簿開源節流一大宗旨

屏東欠債278億反活動滿檔?潘孟安煉金「賺外快」財政7年正成長

屏東欠債278億反活動滿檔?潘孟安煉金「賺外快」財政7年正成長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Towfiqu barbhuiya。(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作者:書中城市
日期:2022-08-11

「錢非萬能,沒錢卻是萬萬不能」這句話套在地方政府身上,更是一針見血。在現行台灣《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分配制度下,地方政府個個喊窮,尤其六都外的縣市首長,經常抱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中,屏東縣長潘孟安2014年12月上任時,長期債務已達190.22億,短期債務也有88.61億,長短期債務合計高達278.83億元,已逾《公共債務法》規定債限90%,中央因此要求屏東縣提出債務改善計畫,並列管在案。

「一開始很緊張,亦步亦趨的思考如何健全財政紀律」潘孟安坦言,當年看到財政赤字著實嚇了一跳,龐大欠債是歷史共業,解決財政惡化是他無法迴避的責任,在阮囊羞澀下,思揣著該如何持家。

年輕時,大江南北的闖蕩,養成敏銳的商業嗅覺,潘孟安擔任民代期間,熟稔台灣經濟脈動與財務結構,深諳企業思維,種種歷練下,讓他得以用屏東CEO的身分,重整屏東的財政紀律。

他的財政策略是調整收支,落實節流,嚴審預算及強化經費執行效益,此外,靈活調度縣庫的現金流量,大幅降低短債,節省債息。

延伸閱讀

「玫瑰少年」葉永鋕倒廁所血泊後,屏東校園為溫柔男孩做什麼?

財稅局局長程俊指出,當時縣府舉債瀕臨上限,為解決縣府現金流問題,縣長密集召開會議,反覆討論及研究法令後,於2015年4月1日起,依《公庫法》第21條規定,將散落於各局處的基金及專戶全面納管集中支付,以大水庫的方式,讓縣府各項資金能統一調度運用,自此打通任督二脈,不須再時常為籌措各種支付款項而煩惱。

潘孟安回想當時提出「舉債還債」的概念時,被說「頭殼壞了」,但他知道,這項作為是要替奄奄一息的財政,爭取喘息和轉圜的空間,藉以逐期攤還長短債。

緊接著,盤點非必要開支,公體系總是依循體制或慣例而為,存在很多非必要開支,他要求所屬機關全面盤點,杜絕浪費。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屏菸1936文化基地。屏東縣政府提供。圖/屏菸1936文化基地。屏東縣政府提供。

減債不增債,建設不等待!屏東連7年財政正成長

在「減債不增債,建設不等待」的策略下,屏東連年歲入大於歲出,自103年度至109年度累計決算賸餘99.51億餘元,連續7年正成長,不舉新債,更還了舊債。

參與體質強化的主計處處長郭丁參,點出屏東開源與節流的作為,在活水部分,屏東縣加強稽徵違規農地及房地使用狀況改變的情形。

另清理各項欠稅、合理調整土地公告現值與公告地價、重新評定房屋標準價格、開徵土石採取景觀維護特別稅等措施,以增加屏東縣庫的收入。

非稅課收入部分,加強公有財產管理、活化閒置空間、引進民間資源參與投資及營運、辦理市地重劃及抵費地標售、增加活化土地開發利用、辦理河川疏濬並採取土石採售分離作業,這些都為屏東財政注入不少活水。

屏東枋寮車站。取自Unsplash。攝影者Yuki Ho。圖/屏東枋寮車站。取自Unsplash。攝影者Yuki Ho。

錢數不足一百,仍當作百錢使用。屏東縣政府持續控管組織與員額結構的合理性,整併機關業務,部分採委外辦理,以提升人力運用彈性。

為因應少子化趨勢及教育型態多元化,檢討學生人數及班級規模,推動國中、小學委託私人辦理及非營利幼兒園委託經營管理等。更將基金專戶納入集中支付,以大水庫概念,靈活調度庫款,降低未滿1年公共債務未償餘額規模,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至於各種令人驚豔的社會福利,屏東的做法,不採取典型的現金津貼發放,改以投入經營優質的生活環境,透過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向循環,提升全民的幸福感。這些財政的轉變始終公開透明,定時在全球資訊網公布即時財政狀態。

舉例來說,縣府揭櫫的最新情報是「截至2022年2月底止,縣府公共債務情形如下「(一)1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為103.60億元。(二)短期債務未償餘額為0元。(三)平均每人負擔債務1.3萬元。(四)自償性債務未償餘額( 含非營業特種基金 )為17.29億元。」

當財政策略簡單明瞭,財政運作公開透明,各種施政作為自然跟著水到渠成。

延伸閱讀

屏東國小互尬廁所美學?潘孟安「革新校園」全因小學可怕夢魘

猶如松鼠挖洞存糧。屏東在財政用度上的斤斤計較,讓人誤以為要過著縮衣節食的苦日子,偏偏屏東大小活動月登場,就連預算龐大的交通、教育、文化、衛生、社福、水利等軟硬體建設,也一個接一個完成。

「哇塞,你們屏東可真有錢,建設一個又一個推,活動一個接一個辦,廣告一個接一個登,經費到底從何而來?」連移居天龍國的屏東人,都忍不住回頭問家鄉的父老,真相到底為何?掀開帳簿,一翻兩瞪眼。

中央統籌分配款這塊大餅,六都占去總額約61.76%,其他16縣市共分24%,剩餘撥補鄉鎮,潘孟安說「統籌分配稅款有一套既定公式,除非修法,短期內難以撼動,只剩一般性及專案補助款的這個區塊尚有可為的空間,於是,將其鎖定為屏東建設經費的主要來源。」

屏東縣長潘孟安。張智傑攝。圖/屏東縣長潘孟安。張智傑攝。

事實上,屏東獲得中央的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及前瞻基礎建設預算補助規模逐年成長,歲入決算數自103年度318.48億元,增加至109年度445.89 億元,成長40%。

中央對直轄市與縣市一般性及專案補助款的前4名,都是屏東縣、台南市、彰化縣和高雄市,4地排名有微妙變化,屏東縣是一路急起直追,從2016年、2017年排名第三,2018年排名第二,到2019年才躍升為第一。

2020年,中央對直轄市與縣市一般性及專案補助款共計1762億元,奪冠的屏東縣獲一般性補助款115.2億元、專案補助款34.4億元。

行政院主計總處官員曾表示,分配一般性及專案補助款時,會考慮到差短補助、平衡預算補助,及獲配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的情形,因此,直轄市、縣市如自有財源比較不足,就可獲配較多補助款,才會出現屏東縣完勝6都的情況。

只是各地方政府使出渾身解數向中央爭取補助,屏東為何總能出線,而且還愈要愈多?「我又沒比人卡巧或卡緣投」潘孟安直白的說,說穿了,就是「骨力」而已。

延伸閱讀

屏東交通行人燈號小綠人完勝魯蛇?交女友不到4個月「就生了」

自助而後天助!機會總是給準備好的人

據縣府的一級主管透露,團隊成員最怕縣長北上開會,因為大家常常是搭第一班高鐵北上,搭最後一班高鐵回,每一次,老闆都會帶著處長、科長、承辦人,拿著完整提案穿梭在中央部會裡,全天行程密密麻麻,就連水利署、國產署、台糖公司等機關也得去。

潘孟安直言,錢不會自己從天下掉下來,拿下競爭型補助款得靠真本事。

過去在立法院期間,熟稔部會運作與財務結構分配,因此,各局處隨時會有備妥的計畫案,只要一有機會就提出,像松鼠一樣四處「挖洞存糧」。

他透露,每到年底更是「賺外快」的時間。9年立委的歷練,讓他深知,中央單位預算執行到年底總會有剩餘,且有預算執行完畢的壓力。

因此,他指示團隊用縣款備妥各類先期計畫、規劃案或小型案件,只要中央一開始調查需求,縣府就能掌握時機遞出,拔得頭籌,雖然金額沒有正規提案龐大,但對整個計畫案具有承先啟後的效益,每每都能小兵立大功。

有一回,他帶隊參加經濟部的地產基金補助款進行提案簡報,補助金額僅1200萬元,其他縣市連局處長等級都未出席,他卻親自上陣簡報,與會委員直言,從沒看過首長帶隊做專業提案,實力加誠意,補助自然到位。

不過,潘孟安說,也有中箭落馬的時候,即使在會中跟委員全力力爭,最終仍然扼腕而歸。

但,錢就這麼一點一點的攢下來,一塊一塊的存下來。


書籍《無路,可走:屏東沒有路就自己鑿路》天下文化出版提供。圖/書籍《無路,可走:屏東沒有路就自己鑿路》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本觀點文部分擷取自《無路,可走:屏東沒有路就自己鑿路》書摘資料,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侯千絹

來自台灣島南的一介女子,用閱讀讓自己清醒,靠文字麻痺感知,在矛與盾中,以筆為器,讓鉛字成為畫面與溫度的介質,試圖在混沌之中,敲打出一方喘息的空間。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地方屏東縣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屏東菸廠再造重生!盤點全台活化老舊工廠,魔法生態園區都吸客
台灣房市貪婪瘋了!屏東房價漲15%,連鳥不生蛋區都無居住正義
藍皮解憂號列車萬人搶搭!屏東往台東10大仙境,美到與世界分手
書中城市

書中城市

城市中的迷途小編,介紹各種和城市主題有關的實用書訊。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