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府6月起推行靜桃專案,解決飆車、噪音問題

桃園改裝車噪音轟如雷!靜桃專案成功打擊「改管猴」?

桃園改裝車噪音轟如雷!靜桃專案成功打擊「改管猴」? 圖/為解決改裝車輛造成的飆車、噪音問題,桃園6月進行「靜桃專案」。取自Unsplash。攝影者Joshua Reddekopp。(示意圖)
作者:林仕祥
日期:2023-09-11

難道山道猴子進市區了?夜深人靜,窗外響起如雷改裝車噪音,讓方墮入夢鄉的民眾,翻來翻去再也睡不著⋯⋯。許多台灣上班族每晚面臨的「噪音暴力」,引起桃園市政府的注意,市府搶先全國推動「靜桃專案」,自6月推行以來成功打擊這類「改管猴」,現在這些縣市也搶著跟進。

由自媒體創作者Eric Duan製作的熱門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因Eric上週現身受訪持續引熱議。除了片中男主角山道猴行徑引發討論,改車文化中另一種「改管猴」行為也曾被提及。不過,桃園6月進行「靜桃專案」,早就順利制止這類暱稱「改管猴」的改裝汽機車族行徑。

延伸閱讀

《山道猴子的一生》爆共鳴!「台7乙」3天11場車禍到底多危險?

簡單來說,「靜桃專案」是桃園為解決改裝車輛造成的飆車、噪音問題,所推出的一項政策。由桃市環保局、警察局、經發局組成聯合稽查取締小組,並結合交通監理單位,針對桃園市約50次車輛噪音陳情熱點路段區域,及120家改裝車行加強列管稽查,以遏止改裝噪音車輛,維護民眾的生活品質與安寧。

桃園市環保局、警察局、經發局組成聯合稽查取締小組,望遏止改裝噪音車輛。取自臉書「平警Flying」。圖/桃園市環保局、警察局、經發局組成聯合稽查取締小組,望遏止改裝噪音車輛。取自臉書「平警Flying」。

這項政策推出後,獲得許多桃園民眾好評,被許多網友大讚「德政」、「這個是人民切身能感受到的,台灣一堆二輪四輪猴改管吵人」、「支持矯正那些猴子,讓他們悔改向上變成類人猿」。

民怨下降,陳情檢舉數下降13.4%

根據市府的統計資料,「靜桃專案」6月開始執行,截至8月23日為止,已有顯著成效。透過環警監聯合稽查攔檢,噪音超標告發數增加1.6倍,平均每月告發數222.5件,遠高於專案執行前5月的139件。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從檢舉移送通知到檢的數據來看,陳情檢舉數也下降13.4%,由5月的434件,下滑至目前平均單月的375.6件,代表民眾不滿噪音的程度有所改善;移送件數則成長2.48倍,由專案執行前的948件,激增至目前平均單月約2351.6件的數字。

延伸閱讀

台灣四輪大爺「逼車」丟臉到國外!處罰太輕嚇不了慣犯?

這些亮眼成績,吸引許多城市前來取經,市府透露,自桃園推動「靜桃專案」以來,全台許多縣市紛紛跟進規劃「改裝噪音車取締專案」,並強化相關稽查管制措施,以改善改裝車輛所引發的噪音擾民問題,相關城市包括:台中市的「靜城專案」、台南市的「寧靜專案」、新竹市的「靜城專案」等等。

台南將原有的「移動式聲音照相設備」,改裝升級為「類固定式聲音照相設備」,並搭配現行的「寧靜專案」勤務擴大稽查。取自台南市政府官網。圖/台南將原有的「移動式聲音照相設備」,改裝升級為「類固定式聲音照相設備」,並搭配現行的「寧靜專案」勤務擴大稽查。取自台南市政府官網。

特別是台南市更參考桃園市的做法,將原有的「移動式聲音照相設備」,改裝升級為「類固定式聲音照相設備」,大幅延長執勤時間,並搭配現行的「寧靜專案」勤務擴大稽查,強化取締車輛噪音的執法力道。

另7月底,北北基桃四縣市也展開跨域合作,聯手加強稽查取締工作,共同打擊改裝噪音車輛,還給北部民眾不受打擾的清夢。

法規存漏洞,改管成台灣另類交通地獄

改裝車輛噪音擾寧,陳情檢舉不斷,一直以來都是全國的民怨之首。桃園市府指出,由於車輛具高移動、跨區域使用,以及不定時不定點使用行駛的特點,導致取締困難的問題。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六都檢舉案共74449件,其中新北最多,達28453件,接下來依次為台北20264件、桃園9175件、台南7411件、高雄5062件、台中4084件,且呈逐年增加趨勢。

另外,自2018年到2022年,這5年來桃園市改裝噪音車共攔檢11278件,告發6934件,告發率61.5%,顯見不當改裝排氣管的行為,是造成車輛噪音超標並妨害人民生活環境安寧的最主要原因。

2018年至2022年,桃園市改裝噪音車共攔檢11278件。取自桃園市政府官網。圖/2018年至2022年,桃園市改裝噪音車共攔檢11278件。取自桃園市政府官網。

改裝行為是「因」,妨害安寧是「果」,要遏阻目前的「改管猴子」擾人安寧的現象,市府認為,必須透過中央修法嚴管「管改管吵(源頭立法嚴管)」,及地方嚴格執法取締「抓改抓吵(末端稽查重罰)」,共同遏阻違規改裝車輛噪音,才能還靜於民。

不過目前中央針對改管行為的法規管制不完備,儘管車輛製造及申請牌照使用,必須通過審驗取得車型安全、排氣及噪音等審驗合格證明。

延伸閱讀

《山道猴子的一生》洩駕訓班黑幕?網爆「沒考駕照騎重機」超多

但有些民眾領牌使用後,任意變更經審驗合格的車體設備,公部門又因為尚無建立「變更設備後的應報請查驗複審機制」,導致不當改裝違規超標情形嚴重,成為台灣另一種形式的「交通地獄」。

由於沒有源頭管理,遏止改裝車擾人清夢,目前只能靠地方政府「抓改抓吵」,桃園市推動的「靜桃專案」,就屬這類地方自立自強的範疇。

台北市於重慶南路一段設置固定式聲音照相系統。取自台北市政府官網。圖/台北市於重慶南路一段設置固定式聲音照相系統。取自台北市政府官網。

至於「管改管吵」的源頭立法部分,桃園市府指出,今年6月初的行政院院會,副市長蘇俊賓正式向中央提案倡議「敦促中央加強改裝噪音車源頭管理及加重違規罰則」,並獲得行政院長陳建仁的高度認同。

隨後包括交通部、環保署等中央機關,將相關建議列為參考,目前正在進行法規的修正作業,年底前可能就有好消息。

透過中央與地方的攜手,補上現有的法規漏洞,未來不只能靜「桃」,全民期盼的「靜台灣」願景,也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6007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交通地方桃園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安全追風不當「山道猴」!北台灣5大浪漫跑山路線賞景去
全台肇事熱點一次看!一年37萬件車禍事故交通部砸錢能改善?
新竹降低肇事裝「爆閃燈」是爛方法?網紅Cheap與綠議員槓上
林仕祥

林仕祥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