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專欄】台南市代天府保安宮的白蓮聖母由來

政治宣傳品也能封神?福康安與台南「白蓮聖母」的奇幻旅程

政治宣傳品也能封神?福康安與台南「白蓮聖母」的奇幻旅程 圖/赤崁樓內的九座贔屭御碑。取自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
日期:2023-10-11

台灣廣為流傳的「嘉慶君遊台灣」,乃講述清朝嘉慶皇帝尚為皇子的青年時代,微服出巡遊歷台灣的民間故事。然而歷史上的嘉慶皇帝從未到過台灣,到過台灣的是乾隆皇帝特見寵信的重臣福康安。福康安的台灣之行在當時是件大事,不僅在以訛傳訛下扭曲了事實,也陰錯陽差地造就了一尊甚有靈驗的神祇。

一切源於林爽文事件 

清朝乾隆皇帝在晚年自號「十全老人」,意指其在位期間發動的十場大規模戰事,其中有一場與台灣關係非常密切,那就是「平定林爽文事件」。

林爽文事件發生於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7年),其時台灣族群鬥爭激烈,吏治敗壞,林爽文本身是帶有強烈反清色彩的組織「天地會」領袖,因此在他的號召下,台灣各地如野火燎原般響應。

林爽文起義聲勢浩大,於是乾隆命福康安前往台灣平亂,福康安僅用了三個月時間便悉數平定。林爽文在今日的苗栗竹南一帶被擒,押送至北京處以凌遲。乾隆為安撫民心,先將力抗林爽文有功的諸羅縣更名為嘉義(取嘉獎義民之意),同時為褒揚福康安的功績,下令在嘉義與台南兩地建立「生祠」,讓福康安藉此接受台灣人民的祭祀與崇拜。

延伸閱讀

明朝最後皇族在台灣!落難王爺「寧靖王」台南高雄史蹟巡禮

此外,乾隆還賜了十座刻有他親自撰寫,福康安平亂經過的石碑,分別放置於嘉義、台南兩地生祠以彰其功。

圖/嘉義公園內的贔屭御碑一景。普通人攝影。圖/圖/嘉義公園內的贔屭御碑一景。普通人攝影。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十座石碑在廈門製作完成,預定運至台南,並將其中一座石碑循陸路送往嘉義。豈知在運送過程中,誤將一個用來穩固石碑的贔屭(ㄅㄧˋㄒㄧˋ,神話中的龜型瑞獸)基座落入海中,因此只得在台灣就地取材,趕製新的基座,與送往嘉義的石碑配對。

「白蓮聖母」的成神之路 

那座「脫逃」的贔屭底座,就這樣靜靜地躺在海底。直到公元1911年,其時台灣已進入日治時代,贔屭底座碰巧被漁民到打撈上岸,重見天日。然而這個發現的過程,其中也穿插不少繪聲繪影的神怪之說,像是贔屭底座所在的海域捕撈不到魚獲,或是夜裡會有光芒透出海面等等。

上岸之後的贔屭底座,突然被人們爭相膜拜,甚至原本用作嵌入石碑的凹槽,裏頭裝的水還傳出有治療疾病的靈效。如今贔屭底座以「白蓮聖母」之姿,安放在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代天府保安宮內供奉。

圖/位於代天府保安宮內的贔屭底座一景。普通人攝影。圖/圖/位於代天府保安宮內的贔屭底座一景。普通人攝影。

政治宣傳變成了文化符碼 

嘉義的福康安記功碑,後來幾經輾轉到了位於嘉義市東區的嘉義公園,而台南的其餘九座,則移往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赤崁樓,安放至今。

延伸閱讀

「第一城」為何難逃沒落命運?英駐安平讓台灣樟腦成世界之最

話說回來,像這類以贔屭為底座的石碑,是只有皇帝才能「御賜」的尊榮。若不計近現代的仿製品,這十座記功碑加上一座成神的底座,是目前台灣僅存最高規格的記功碑。乾隆此舉無非想再度強化清帝國對台灣的統治,具有強烈的政治意涵。

隨著時代改變,現在我們見到福康安記功碑,不會有什麼皇恩浩蕩的感受,純粹就是一般的古蹟或是展品,甚至看著贔屭底座的形貌,還會覺得有點可愛。有鑑於此,台南市文化局在去年推出以記功碑為創意發想的文創商品「赤崁樓神獸贔屭」,賦予了記功碑嶄新意涵。

圖/「赤崁樓神獸贔屭」文創商品。取自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圖/圖/「赤崁樓神獸贔屭」文創商品。取自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

美中不足的是,「赤崁樓神獸贔屭」僅限於赤崁樓內的記功碑,沒能充分利用其曲折離奇的歷史,將代天府保安宮的白蓮聖母與嘉義公園的「假座真碑」納入整體規劃。有了故事,文創行銷才擁有生命力,也才能以此為媒介,讓更多人認識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種種。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地方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新北淡水滬尾砲台與戰爭絕緣?落成後不沾血腥反成休閒娛樂處
有錢就是任性!林本源家族把宅邸蓋成城池建「大溪通議第」
台南熱蘭遮城模型首度公開!互動式體驗重現400年前生活
Somebody Sue/普通人

Somebody Sue/普通人

喜愛歷史、閱讀、創作的一介普通人,特別專攻三國歷史、香港電影以及日本文化,著有《非普通三國:寫給年輕人的三國史》一書。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