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樑罷免案進最終章!基隆人投票前發現「行人地獄」不見了?
圖/交通事故頻頻上升,讓台灣社會逐漸正視道路規範的重要性。基隆市政府提供。 2023年台灣交通死亡人數高達3023人,無數條寶貴生命因社會對於交通規範與行人路權的不重視,讓我國淪為世界眼中的「行人地獄」。其中,基隆就因「交叉路口標誌不顯著」「機車亂竄」「騎樓人行道違法停車輛多」「車輛不禮讓行人道路使用者」等道路亂象,長年揹負著不友善城市的黑名。故基隆市長謝國樑一上任便立下誓言,欲透過修法及政策引導,根除道路亂源,並建構出地方的智慧交通網。
道路使用亂象頻傳悲劇,交改之路刻不容緩
由於基隆開發的歷史悠久,所以往日的交通設計與政策規劃早已不敷時代需求,常惹來居民與遊客不滿,尤其是混亂相連的道路、騎樓與人行道上充斥違停車輛,還有汽機車不禮讓行人、違規臨停等亂象層出不窮,不僅加劇社區的道路危害,也讓民眾日常出行倍感困擾。
而這一點,透過交通部2023年公布的「依事故嚴重度及頻率盤點優先改善1000處行人事故熱點」也能窺知一二,因為非六都中,10大危險路口9處都在基隆,顯示基隆市政府改革交通政策的迫切性,否則不僅衝擊市民生命安全,也定將連帶影響整座城市的觀光經濟。

「綠腳Y」結合科技執法,基隆市府翻轉行人地獄污名
於是,面對基隆市複雜的交通情況,市府積極推動行人友善政策,以緩解道路安全瓶頸。
其中「行人友善2.0—騎樓友善綠腳丫」政策,就特別針對騎樓轉角、行人穿越道和店家出入口設置禁停紅線與綠腳丫,並設置76處騎樓停車區,為行人創造爭取更安全的使用空間。同時政策還輔以警察機關的嚴格執法,進一步改善騎樓停車秩序,讓人車之間的通行更順暢。

此外,基隆市在推動行人友善環境的同時,亦導入AI科技執法設備,於多個交通危險熱點安裝自動取締設備,加強車輛違規行為的監控與處罰。
而這項舉措,非但有效遏止駕駛僥倖心態與各種違規行為,還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發生。像是依據基隆市府統計,地方近三年,每10萬人的交通事故死亡率為8.1,遠低於其他縣市平均的17.1,顯示政策已見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