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縣市人比較多,這項數據比戶籍人口統計更準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Matthew Nolan。(示意圖) 近來隨著最新的全台22縣市戶籍人口統計出爐,結果出現了大批的「脫北潮」,讓台北市是否沒落成為話題。但其實,有一份不被重視的數據更能彰顯一座城市繁華或沒落。
2023年11月,內政部睽違三年,再度發布「電信信令人口統計」,並首度公開縣市別「日夜通勤起訖矩陣」。這份數據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更是一面照見台灣城市運作的鏡子。它揭露了戶籍人口看不見的真實:白天誰湧入,夜裡誰離開;哪些城市是「白天的舞台」,哪些則是「夜晚的家園」。

報告顯示,台北市白天人口比夜晚多出65萬2135人,其中超過1/4來自新北市;反觀新北市,白天卻少了近60萬人,成為全台最大的白天淨外流城市。桃園的夜間停留人口近年持續攀升,排名更躍升至全國第四,印證「住在桃園、通勤雙北」的趨勢。這些數據,都在重新改寫台灣都會圈的新版圖。
什麼是「信令人口」?戶籍人口之外的另一個真實
「電信信令人口統計」源自電信業者在網路連線過程中產生的匿名數據。透過演算法比對,可以推估出個體在不同時段的主要活動地點。內政部指出,這項統計每半年公布一次,最新一次公布的資料期為 2023年11月。
其包含三項核心指標。一、日間活動人口:白天最常出現的位置,近似於工作與日常活動熱點。二、夜間停留人口:夜間最常出現的位置,近似於實際居住地。三、特定區域旅次:觀察平日與假日下午2–4點的移動量,常用來分析觀光與旅遊人潮。

和「戶籍人口」相比,信令人口更能呈現人們「實際在哪裡生活與工作」。戶籍地能決定投票權與稅收,但未必能反映交通負荷、急診量能或社宅需求。內政部也提醒,部分夜間經濟活躍的地區(如科學園區、機場)可能造成誤差,因此解讀必須搭配在地知識。
換句話說,戶籍人口告訴我們「人在法律上屬於哪裡」,信令人口則回答「人在現實裡待在哪裡」。



